文章详情页
  • 盲目服用5类药物 也会增大中暑风险

      夏日艳阳高照,温度较高,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与阳光接触时间较长,稍不留意防暑降温,而无法有效散热,是很容易中暑。除了多喝水之外,大家或许不知道,其实盲目服用一些常见药物,也会增大中暑风险,这点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一下。

      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复方感冒药常含伪麻黄碱,它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引发中暑。服用这类药物时要注意防晒,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

      抗胆碱药。阿托品、颠茄等解痉药,以及治疗帕金森的安坦和苯甲托品等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出汗减少等。如果在高温天气,人体汗液分泌受到抑制,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容易中暑,甚至出现虚脱。建议服用这类药物时,要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活动。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扑热息痛等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可能造成身体缺水,引起中暑。夏季用这类药时应多喝水。

      降压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血管扩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比较低。尤其是利尿药使排尿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引起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因此夏季服用降压药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精神科用药。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药物具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导致人体不能保持恒定体温,而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炎热天气易导致体温升高,甚至中暑。建议夏季用这类药时应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开空调降低室温。

      温馨提示:预防中暑,除了要常备防暑药品,还应适当避免户外活动。比如在35度以上的高温下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尽量选择清晨或晚上比较凉爽的时间去活动,出去要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份补充,准备小手巾或湿巾。

      【参考文献:《家庭急救图解手册》《急诊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100问》】

    2014-06-26 11:46:20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