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人们在炎热季节易发的一种体温调节障碍的疾病,病情发展急剧,临床以高热,呼吸急促为主要特征,严重的可卧床不起,精神不佳,甚至死亡。
中暑诊断及分类标准:
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中暑治疗原则:
1.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2.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3.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
求医网温馨提示:夏季人们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少吃油腻食物。
【参考文献:《中暑》《中暑诊断治疗学》】
2014-04-09 14: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