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听觉功能发生紊乱,就容易形成耳鸣的现象,耳鸣危害范围波及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随年龄的增长,因身体衰竭,听觉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60岁以上人耳鸣发病率高达30%。耳鸣的产生不仅会直接损伤听力,长期不愈的话,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
耳鸣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
1、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2、耳鸣是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的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或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或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的。
3、血管性疾病: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4、全身性疾病:贫血(贫血【译】: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糖尿病、营养不良,60岁以上人耳鸣发病率高达30%。主要原因是随年龄的增长,听觉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所致。
5、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6、噪声原因:麻将娱乐者、长期开会者、以及各类设备的操作人员等等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长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时候造成了内耳神经损伤。噪声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听神经纤维自发活动的紊乱。但对同一强度的噪声,存在着个体敏感性差异,只有敏感者才受到伤害或受到伤害的程度最重。
7、来自中耳及内耳之外的鸣声:年老者也会因身体衰竭血液质量较差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靠近耳朵,这些因血液不通畅而产生的声音,对耳朵来说会被听得一清二楚,成了耳鸣。
温馨提示:虽然耳鸣者对外界环境声音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耳鸣者能够找到一种或几种抑制其耳鸣的外界声音,在它们当中音乐是最理想的,尝试着培养自已对音乐的兴趣,不仅能够掩蔽耳鸣,还能使注意力转移,心情愉快,心理放松。
【参考文献:《耳鸣咨询》《常见病彻底图解:眩晕、耳鸣》】
2014-03-31 1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