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于感冒、腹泻等疾病后发生,病毒直接侵犯心脏,损害心肌,使得心肌发生继发性损害,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秋季昼夜温差大,机体抵抗能力低,容易诱发病毒性心肌炎。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张雅君主任提醒,秋季天气变化大,早晚温差大,注意及时添加衣物是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关键。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有感冒发烧症状,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患有感冒而耽误了诊治。患者一般会现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胸痛或者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等症状。因此,若感冒、腹泻后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早期预防控制心肌炎。
一、免疫治疗
1、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实验证明如出现心脑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等严重病情的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利于缓解病情;出现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者,是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亦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利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是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常规用药。
二、药物治疗
1、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差,易发生中毒,宜选用收效迅速及排泄快的制剂如西地兰或地高辛。在急性心衰控制后数日即可停药。
2、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应用偏小量的洋地黄维持量,直到心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3、抗生素虽对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无直接作用,但是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子,故在开始治疗时适当使用抗生素有助于清除链球菌和其它敏感细菌。
4、大大剂量高浓度维生素c缓慢静脉推注,能促进心肌病变恢复。因为维生素c具有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心肌糖原、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清除自由基,修复心肌损伤的作用。
5、维生素e是机体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主要分布于线粒体膜、内质网及浆膜上,在清除细胞内外自由基,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休息
在急性期时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3-4周,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扩大者,更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量。恢复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逐步增加活动量。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诊疗就是休息,卧床休息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避免剧烈活动、饮酒、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以及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绝大多数心肌炎患者为轻者,可以完全治愈,或者仅仅遗留早搏,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等。
2012-11-15 2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