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外痔后一般无过多的明显症状,偶尔会有瘙痒或解便不净的感觉,若任其发展,可导致外痔变得越来越严重,加重肛门疼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外痔,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诊断,尽早获得确诊,以便制定治疗方案,切不可盲目简单的自我吃药治疗。
诊断外痔的三大基础步骤
1、体征
(1)疼痛和瘙痒,是外痔的常见症状。患者多主诉肛门一侧肿痛不适,坐卧不安,行走不便。一般外痔症状多不明显,可偶有瘙痒或解便不净感。只有在炎症或发生血栓(血栓【译】: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形成时,才出现肛门疼痛或持续性剧烈疼痛。
(2)大便困难:病人肛门疼痛畏惧排便时,尽量延长排便间隔,造成排便习惯紊乱,粪便干硬,增加了排便困难,加重肛门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3)肛旁异物感:肛缘突起为外痔的标志。肛缘的不规则突起,使肛缘凹凸不平,产生异物感,且便时不易擦净、污染内裤。
2、体检
(1)局部触诊:结缔组织型外痔触之多无疼痛,为柔软包块;炎性外痔触之疼痛甚,中等软;血栓外痔触之硬,触痛明显,可摸及皮下硬结;静脉曲张外痔触之为柔软团块,团块按压后可消失。
(2)局部视诊:一般采用侧卧位,观察肛门及其附近的外形,颜色等。结缔组织型外痔形状多不规则,大小不等,数量亦不多,颜色与正常组织相同;炎性外痔可见肛缘突起物红肿或破溃成脓;血栓外痔可见肛缘突起呈青紫色,局部皮肤水肿;静脉曲张性外痔病人下挣时,肛缘突起物加大,为青紫色团斑。
(3)全身检查:若选择手术为治疗方法,全身检查不可少。应注意病人心、脑、肝、肾、血糖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以便确定手术方法和麻醉方法。
3、西医鉴别诊断
经久不愈之肛瘘外口,有的也出现高突之肉块,但其部位不在肛门边缘而在肛外,肉块上有小孔流脓水。肛门外还有粉瘤,囊肿和疣,也会发生肿块突起,其部位也都不在肛门边缘上,而且病程和症状也与外痔完全不同。
温馨提示:外痔发病后,除了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外,保持肛门的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在大便前用开水冲泡好高锰酸钾溶液,盛放在面盆内,浓度控制在0.2~0.5%之间;大便后使用先温水对肛门进行清洗,在再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坐浴。这样既可清除残留的粪便,同时也可对痔核及感染处进行消毒。
【参考文献:《痔疮自我诊疗与全面调养》《肛肠疾病诊断与治疗》】
2014-03-17 1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