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使得血流缓慢,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另外寒冷的气候刺激血管的收缩,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所以老人要做好心脏病复发的预防,最主要的是日常的生活方面和饮食方面要引起注意。
心脏病的生活预防
1、情绪有度
冬季老人发生血管疾病特别多,这固然和天气有关,情绪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中养神为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失调。
心脏不太健康者,在暴怒之时骤然停跳送了性命的报道并不少见。人在情绪极度兴奋时,对心脏的危害非常大。不仅如此,任何恶劣的情绪,如极度紧张、焦虑、悲痛或忧愁等,均会危及心脏的健康。对于心脏病人,要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正确对待各种精神或环境的应激事件。保持平和心境,节制情绪变化,喜怒有度,切忌大喜、大悲、大怒。
2、运动有道
人体在运动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肌肉与血管弹性,并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下降。应因人而异来选择运动,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选择就更多了。对于住高楼的人,爬楼梯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应当注意的是,心脏病人运动亦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加重症状,应以没有疲乏、自我感觉良好为度。
3、起居有律
冬季气候变化无常,人体生物钟节奏易遭破坏,使生理功能失调。生物钟的准确性,受到生活规律的影响,所以要按规律生活,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定时就餐,按时排便,活动有序,生活有节,以保证生物钟节奏正常运行,使生理活动处在最佳状态。通宵不睡,劳作无度,血管壁会一直处在收缩的状态下,渐渐就会僵化,失去弹性,容易动脉硬化。
4、放轻松
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冠脉血管阻力加大;血压上升,血流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少氧,其心肌梗死率较乐观又豁达者高70%左右。
5、注意护理
注意三高危险信号,体检自查防范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是三大信号,如果发现有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以及肥胖,这些都是“心脏病”的“危险信号”。如果同时具有其中三项危险信号以上,就已经处于心脏病的边缘,千万不要忽视日常保健护理。
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脏的检查,做好家庭护理,以便更有效地应对突然而发的心脏病。因为糖尿病和心脏病貌似两种完全不相干的病,其实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冠心病患者应当在秋季准备好对心脏有益的药品,丹参片是冠心病人秋季必备的药品。
6、保证睡眠
秋季天气凉爽了许多,所以现在应该好好补补觉,充足的睡眠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天气凉爽相对活动较多,难免睡眠不足,这有可能影响工作,最严重的是可以导致大脑萎缩!每日睡眠应不低于6个半小时。睡眠不充足可是会给心脏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保证睡眠时间和休息的质量。
冬季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危险季节,要防止心脏疾病的“造访”。出游时,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冬季人体内的消耗开始减少。但人体在夏日消耗大量的营养,需要在冬季后得到补充。
7、不吸烟
烟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
心脏病的饮食预防
1、多补充维生素
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如维生素C能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中有害的胆固醇。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维生素PP(即尼克酸、烟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肉类、谷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维生素PP;油脂、豆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
2、多补充膳食纤维素
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维生素是心脏病患者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以竹笋、梅干菜、芹菜、韭菜为代表,粮食作物中以黄豆、燕麦含量较多。国内认为,每天纤维素应吃15~30克左右,才能满足需要。
3、多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数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脏病人同样离不开。硒能保护心脏,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脏的守护神。铬能强化胰岛细胞,预防糖尿病,还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钙、镁、钾、碘等矿物元素也对保护心脏有益。因此,微量元素也是心脏病患者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4、限制进食的数量和种类
心脏病人多半体重超重,因此应有意识地控制每日热量摄取量,减轻体重。建议心脏病人的饮食每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引发心脏病发作。此外还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凉过热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
5、尽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如油类、肥肉类食品,动物内脏等。过多的脂肪可以造成肥胖、高血脂,长期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心脏病人的饮食脂肪的摄入量。胆固醇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过高会发生冠心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应适当加以控制。在饮食方面,应避免动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动物肝脏、脑、鱼子、墨斗鱼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多选用豆类食品,因黄豆中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6、少盐
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对预防心脏病不利,因此每日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
求医网温馨提示:心脏病患者要远离污染雾霾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七步战胜心脏病》】
2013-12-10 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