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下移畸形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该病公认的最佳方式就是手术。很多患者会担心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而迟迟无法做好手术的准备,下面就和求医小编一同深入探究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治疗方法吧。
要与三尖瓣下移畸形相鉴别的疾病
三尖瓣下移畸形多数伴有大量三尖瓣返流,而其它疾病如三尖瓣发育不全、三尖瓣脱垂、外伤、右室发育不全、心内膜炎、三尖瓣环扩张均可引起三尖瓣大量返流,但这些疾病均有各自特点,容易鉴别。但三尖瓣缺如及三尖瓣发育不全与三尖瓣下移畸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需仔细辨认。
主要鉴别点是缺如时右室腔扩张而不是发育不全,右室内的隔膜无瓣叶形态及瓣口效应,有助于鉴别。这种鉴别诊断对于外科决定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诊治方案
X线检查多数患者表现为肺血少、右房及右室明显增大。少数患者肺血正常、右心轻度增大。但X线与心导管均不能显示瓣叶,因而对Ebstein畸形的诊断准确性受限。
三尖瓣发育不全,在一些病例中,严重扩大的右房及瓣叶及右室壁粘连造成瓣环或瓣叶下移的假象,但多切面仔细辨认无瓣叶下移、右室不狭小反而扩大且无房化右室的矛盾运动可与下移畸形鉴别。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检查项目
1、切面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
这个检查显示三尖瓣前瓣叶增大,活动幅度大。隔瓣叶和后瓣叶明显下移,发育不良,活动度差。三尖瓣关闭延迟,瓣膜位置左移,室间隔动作反常。右心房及房化右心室共同显示巨大的右心房腔,功能性右心室腔纵径缩短。多普勒检查可显示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和三尖瓣返流。
2、X线检查
X线检查表现典型病例可见右心房增大和右心室流出道移向上外方,上纵隔变窄,肺血管纹理正常或减少。少数病例心影可无异常征象。专家谈: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治疗
3、右心导管和选择性造影
右心房腔巨大,压力增高,压力曲线a波和V波均高大。房化右心室呈房性压力曲线,腔内心电图则为右心室型,并有心房间隔缺损者心导管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
4、心电图检查
三尖瓣下移畸形要做什么检查?此检查典型表现为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胸导联R波电压变低,P-R间隔延长,常有室上性心律紊乱,约5%病人显示B型预激综合征。[page]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
专家表示三尖瓣下移患者多同时存在三尖瓣发育不良,因瓣叶有裂孔和瓣环扩大而产生关闭不全;单纯折叠术后三尖瓣环仍较大,其前瓣叶盖不住瓣口。
专家表示,如有上述情况则需作节段性DeVega瓣环成形术或瓣环支架成形术,褥式缝合前叶及后叶交界处,以缩小瓣环等,加以修补,如注水测试仍有明显关闭不全,则应果断地施行三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诊治方案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治疗
1、瓣膜替换术。体外循环下切开右心房,剪除三尖瓣和腱索及乳头肌。选用适当的人造瓣膜。为了避免损伤心脏传导系统,把人工瓣膜在前面缝在房室环上,而后侧缝在离冠状窦开口头侧数毫米的右心房间隔上,使冠状窦开口移至室腔。合并的心房间隔缺损同期缝闭。三尖瓣下移的病员,由于右心房极度扩大,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在替换三尖瓣时,生物瓣有中央血流通道,血流动力学功能优于机械瓣。且右心室收缩期压力不高,置于三尖瓣位置生物瓣膜寿命明显高于左心生物瓣膜,可作为瓣膜替换术的首选瓣膜。
2、瓣膜成形术。用多根褥式穿有Teflon毡片将下移的隔瓣叶和后瓣叶根部附着区固定到三尖瓣环上,从而缩小扩大的瓣环,消除房化的心室。为了避免发生传导束阻滞,可用后瓣作成形术,以带垫片双头针线,自膈后瓣交界至后前瓣交界处作两排平行缝合,相距3~4mm加垫片收缩缝合后结扎,缩小三尖瓣瓣环,以两指宽为客观标准。利用发育正常的前瓣叶恢复三尖瓣的关闭功能。
这种手术保留自然瓣膜,消除人工瓣膜潜在危险,但只能用于三尖瓣前瓣叶发育正常的病例中,术后仍有一定程度关闭不全。术后仍须积极作内科治疗,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乱,密切观察血清钾、钠、氯化物测定和心电图改变,及时补充氯化钾。术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采取输入纤维蛋白原、新鲜血等措施止血。术后紫绀消失,肝脏缩小,腹水消失,心影也明显缩小,疗效满意。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3、Glenn手术。即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可减轻右心负荷,减少右至左的分流,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症状,减轻紫绀,但是一种姑息性手术,并没有解决畸形,常应用于有严重紫绀,不宜施行根治手术的幼儿。此手术近期效果尚好,但远期疗效不佳,患者常因心律失常而死亡。
2013-10-31 1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