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抗抑郁症药物的总结介绍

      抑郁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心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虽说目前有些药物可以暂时控制抑郁症病情,但是却无法避免因心理刺激所造成的病情复发。所以,在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同时需要注意调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来保证最完好的疗效。

      万拉法新抵制抑郁症的宜忌事项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吸收遏制剂万拉法新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其安全性好,无成瘾性。过量服用后无死亡报道,仅有嗜睡、昏睡表现。过量服用时无特异性解毒剂,可用活性炭、催吐、洗胃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抑郁症的治疗用药

      使用注意:心脏病、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血液疾病、癫痫病、肝硬化、肾功能障碍病人慎用,实在需要服用时应剂量减半。儿童及老人慎用,确实需要服用时应剂量减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除非利大于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应用。服药后驾驶、机械操作应谨慎。因该药物半衰期仅为5小时左右,相对较短,故不可骤然停药,应逐渐减量,否则会出现撤药反应,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副作用:万拉法新的副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一般剂量下副作用很少且轻微。副作用与个体差异有关。与食物同服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由于5-羟色胺回收受阻、浓度升高,有的病人可出现焦虑、紧张、攻击、激越、失眠、厌食、恶心、呕吐、性欲下降、射精障碍等症状。由于对胆碱能毒蕈碱受体、α1、α2、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组胺H1受体仅有较轻微阻断作用,相应的副作用均很少见。

      马普替林抵制抑郁症的特性

      新一代抗抑郁药马普替林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遏制剂。

      作用机制:马普替林能选择性地遏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遏制,使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提高而起到抗抑郁作用。该药物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遏制作用较弱。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两者起抗抑郁抗焦虑的作用。

      马普替林疗效肯定,适用于各种抑郁症、抑郁状态、强迫症、多动症、遗尿症、慢性疼痛。其缺点在于心脏毒性较大,过量使用不安全,剂量不宜过大,突然停药后会引起戒断反应。

      副作用:马普替林有较强的抗组胺H1受体的作用,易出现低血压、镇静思睡、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并可加强中枢性遏制药的遏制作用。

      其抗胆碱能受体的作用比三环类抗抑郁药轻,但仍可出现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窦性心动过速、肠麻痹、体位性低血压、头晕、镇静、倦怠、嗜睡、呕吐、记忆力下降、惊厥、癫痫发作、闭角型青光眼加剧。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增加,故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作用、阻断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并可导致皮疹及心脏传导功能改变。更多抑郁症用药查询>>>[page]

      米安色林抵制抑郁症的效果

      米安色林能阻断神经元突触前膜α2肾上腺素能自身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增加神经传导以发挥抗抑郁作用。它并不遏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的回吸收。能阻断5-羟色胺受体,故有抗焦虑、改善睡眠的作用。无抗胆碱能作用,不产生明显的心血管反应,不拮抗拟交感神经药和抗高血压药。

      副作用:有的病人可发生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嗜睡、困倦、T波改变、ST段下移、心率不齐,骨髓遏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肝功障碍、关节痛、男性乳房增大、诱发躁狂。超量服用可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呼吸遏制、心率不齐、过度镇静、癫痫发作。

      禁忌证:禁用于躁狂症,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癫痫、脑器质性改变、糖尿病病情未能控制者。禁喝酒,禁与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合用。


    抗抑郁症药物的总结介绍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

      三环类抗抑郁制剂,属于单胺回收遏制药,是经典的抗抑郁药,又被称为第一代抗抑郁药。因其化学结构上包含3个环结构,故称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有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两种。两种作用均可阻断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提高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加强神经传导,从而起到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比较肯定。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心脏有直接毒副作用。心血管反应明显,可遏制心脏传导。

      2、抗胆碱能作用明显。出现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多汗、头晕、体位性低血压、排尿困难、青光眼、浮肿、阳痿、射精延迟等。

      3、中枢神经系统精神症状。出现嗜睡、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倦怠、易激动、中毒性谵妄、记忆障碍、幻觉、妄想、这些症状与抑郁症本身症状常难以区分。相关文章:与抑郁症密切关系的药品

      4、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症状。如抽搐、细微震颤、肌肉强直、肌张力低下、构音障碍、知觉异常、末梢神经炎、中枢性发热、共济失调等。

      5、突然停药可致停药戒断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失眠、焦虑、头疼、头晕、神经过敏等。

    2013-10-28 16: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