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白血病的中药调节方案

      白血病的危害性我们都知道,很多患者都是被该疾病所清空,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远离该疾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治疗白血病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中医血液科治疗

      中医对人体的调理是全面的,中医对气血、阴阳、脏腑的调理可以对应于西医的免疫功能、免疫状态的调节等,也就是说中医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医、中药的尽早参与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在当前的医疗条件下,中医突出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预防白血病的相关并发症

      白血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起来难度很大,耗费也惊人,但是如果从预防上下手则相对容易得多,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其二,防止白血病多耐药

      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医务工作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医药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近年来中医药预防/逆转白血病(肿瘤)多耐药药性的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其三,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

      化疗结束后,即并达到临床治愈水平时,应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恢复免疫功能,可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其复发。在急性期时白血病需要及时应用化疗,其间可以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缓解期时,中医、中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延缓或阻止复发也有效。

      >>>>推荐阅读:谈如何防治淋巴癌

      其中中药的口服在这是也讲究辨证论治;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肺胃阴虚型症状:口干唇燥,咽喉干痛,口舌生疮,饥不欲食,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津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润燥。

      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30克,太子参15克,百合、当归、天麦冬各10克,生地10克,玉竹15克,石斛30克,天花粉15克,生甘草6克。[page]

      2)脾胃失和型症状:胃脘痞满,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腹痛腹泻,胃纳不振,舌淡苔薄腻,脉细。

      治则:健脾运中、和胃降逆。

      方选:香砂六君子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党参15克,陈皮、姜夏、白术、茯苓各10克,木香8克,砂仁(后下)6克,旋覆花(包)15克,代赭石(先煎)30 克,生姜5片,生甘草3克,大枣10枚。中焦湿热偏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可选黄连温胆汤加味。


    中医血液科的有效治疗

      3)气血亏虚型症状: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自汗,易外感,纳食不振,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检查可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治则:益气养血。

      方选:八珍汤合归脾汤。炙黄芪40克,党参20克,熟地、茯苓、白术各15 克,当归、川芎、白芍各10克,鸡血藤30克,木香9克,炙甘草6克。

      4)脾肾阳虚型症状: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头昏耳鸣,腰膝酸冷,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则:健脾温中、益肾壮阳。

      方选:附子理中丸合真武汤加减。党参20克,白术15 克,炮附子6克,茯苓、泽泻、当归各10克,淫羊藿、补骨脂各15 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5)肝肾阴虚型症状:患者后期常见肝肾阴虚,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治则:滋养肝肾。

      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杞子各10克,淮山20克,沙参30克,黄精30克,炙龟板(先煎)30克,炙甘草6克。

      >>>>相关阅读:谈淋巴瘤的防治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白血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如何治疗该疾病会比较了解。

    2013-10-28 1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