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解析败血症疾病的正确治疗

      败血症疾病是血液科疾病中比较棘手的一种,我们都不希望该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该疾病危害性极大,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


    败血症

      (一)败血症的治疗原则

      诊断基本确立后,应根据临床致病菌种类尽早使用适宜抗菌药物,以后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用药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各种并发症。

      (二) 败血症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败血症

      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保证病人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对于进食量少和有呕吐、腹泻的病人,要由静脉补液,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卫生与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与褥疮形成。

      2.对症治疗败血症

      高热寒战,可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肉注射。体温过高者可考虑亚冬眠疗法,在给予冬眠药物的同时,在头颈、腋部、腹股沟部放置冰袋、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以减轻症状和病人痛苦。痉厥,用鲁米那0.1g肌肉注射。有严重毒血症如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时,在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同时,可给予短程3~5日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或地塞米松每日10~15mg。有感染性休克、 DIC、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应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重症病人可酌情输人新鲜血,亦可输注丙种球蛋白,以改善机体状况。

      3.抗菌治疗败血症

      败血症一经诊断,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即应根据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以后再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败血症的抗菌治疗可采用两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为了保证适当的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宜静脉给药,剂量要大。应选用杀菌剂。疗程宜较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下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7~10d。

      >>>>相关阅读:血友病之共同努力,缩小差距

      (1)病原菌不能确定时:须选用兼顾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抗菌药物的联合。一般选用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或第3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果是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院内感染,应多考虑金葡菌或表葡菌及假单胞菌,可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头孢他啶。[page]

      (2)葡萄球菌败血症:目前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除对青霉素高度耐萋外(95%以上),对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也有增加趋势,耐药率约30%~40%,约半数菌株对苯唑西林耐药,不同地区尚出现了比例不等的呈多重耐药的MR-SA败血症。但葡萄球菌通常对万古霉素敏感,鉴于上述情况,目前对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治疗应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也可选用头孢噻吩或头孢唑林,联合应用利福平,待获得药敏结果后则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对MRSA及MRSE败血症则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与磷霉素、氨基糖苷类(主要为阿米卡星)或利福平的联合应用。

      (3)链球菌败血症:A、B组溶血性链球菌通常对青霉素敏感。B组链球菌的敏感性略差,因此,治疗A组链球菌败血症时可单用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与林可霉素等,而后者治疗宜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的问题在国内不严重。其治疗同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肠球菌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时需联合用药,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也可选择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其他对肠球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尚有亚胺培南(imipenem)或亚胺培南和西拉司T(cilastin)的复方制剂泰能(tienam)。


    败血症

      (4)其他: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常选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JK组棒状杆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是最佳选择,其次是红霉素、庆大霉素等。鼠伤寒沙门菌易耐药,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一般对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

      4.其他治疗

      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药。对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推荐阅读:谈儿童白血病诱因解密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败血症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于如何护理治疗该疾病会比较清楚,同时提醒患者家属要做好疾病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正常康复。

    2013-10-24 14:31:1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