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嫉妒指病人和配偶经常因没有根据的推测而发生冲突,严重妨碍了双方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病人采用多种方法考验和侦察配偶,但始终承认还没有确定的证据。这种情况女性显著多于男性,而嫉妒妄想则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因此,尽管实际上不大容易区别,但两者性质不同。前者与人格密切相联系,可以理解,后者不可理解,是疾病过程的产物,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慢性酒精中毒等。
少数妄想病人住院后似乎已经完全恢复,其实病人仍秘密地保留着他的妄想信念,但病人懂得说出来就会被视为病态,因而守口如瓶,在生活和待人接物中也不表现出来。文献中称此为人格的纵性分裂,病人似乎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妄想,一半是普通人的常识。按社会标准看来,可以说病已经好了。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应该尊重他的信念,不要苛求。
类妄想性幻想
这种情况见之于歇斯底里和人格障碍,与处境和一定的人格相联系,是可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是单一的被害性质,也可夹杂有自命不凡的夸大内容或者某人钟情于她的内容。特点是内容带有满足愿望或给困境以解释的性质,病人并无坚信,内容随周围人的态度和暗示而变化。例如,病人认为她其所以被监禁(这是事实)是有人嫉妒而加害于她,但她相信不久将得大白于天下,因为公安局的某同志和某同志等是富于正义感的,他们必将战胜邪恶,尤其是某同志年轻英俊,很有才干,对她很有好感,暗地里给她巨大的支持和温暖,云云。类妄想性幻想与幻想性谎言之间没有截然分界线,实际上,对于强烈地倾向于幻想的人来说,幻想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分界线是相当模糊的.而谎言要一一拆穿有时实际上不大可能。另一个特点是,听者愈是感兴趣,病人说得愈多,而听者公开表示不信时病人便不再说了。这表明,病人所说的内容与其说是内心确信的自然流露,毋宁说是引人注意的一种手段。
幻想性谎言可理解为手段之目的化。一般人说谎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得到同情,骗取金钱、荣誉等。幻想性谎言者在说谎过程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他们为说谎而说谎。尽管周围人并不相信,他们仍然。
2013-10-22 15: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