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外阴浸润癌的手术治疗

      应做广泛的外阴切除,深度需达筋膜层,并应清扫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盆腔淋巴清扫不列入常规,因为一般皆经腹股沟淋巴结而转移到盆腔。其次,腹股沟淋巴结情况可预示盆腔转移的可能性。在一组85例患者中,11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者,10例腹股沟组临床怀疑(N2)或触诊(N3)为转移,另1例股深(Cloquet)淋巴结为阳性;在这一组患者中,55例股深淋巴结组织切片中,5例为阳性,2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50例阴性者,无1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所以,在手术前及手术时腹股沟淋巴结检查可大致反映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除股深淋巴结外,也可对其他腹股沟淋巴结做冰冻切片检查,一般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8.5~16%。鉴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是否清扫盆腔,应个别对待。对身体情况差者更属重要,盆腔淋巴结阳性者,其生存率为12.5~25%。即便部分盆腔转移能治愈,也仅为很少一部分,故预测盆腔有无转移,不仅对身体情况差的确定手术范围有利,也有助于是否放射治疗。

      1.病灶局限于外阴,临床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适当治疗后,矫正生存率高达90~95%。所谓适当治疗系指外阴治疗性切除及腹股沟淋巴清扫,因为癌细胞入侵3~5mm就有可能转移,单纯切除外阴,应计为不完全治疗,有一定适应症时方可实行。MorleyGN(1976)报告一组外阴癌I期的手术治疗,单纯外阴切除及外阴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及85.5%;经矫正死亡率后,生存率分别为81。3%及88。3%。故在高危患者为N0及N1者,可仅做外阴治疗性切除。

      另有人只做外阴治疗术而密切随访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胀大转移征,在N0及N1患者 估计有10~15%日后可能发生转移,随访中发现有转移再进行清扫,其生存率较一开始实行清扫者低20%。所以,如无禁忌症仍应开始时就清扫淋巴。一旦临床怀疑或确诊已有淋巴结转移,盆腔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即便实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照射,预后也不佳。

      2.对于Ⅲ期癌(累及尿道、阴道或肛管的浸润癌,但无临床淋巴结转移征或腹股沟淋巴结疑有转移)适当治疗,5年生存率尚可达40~60%。

      3.邻近尿道或其外口受累者可行部分尿道切除,若尿道切除在2cm以内,术后不影响控制排尿功能,不会出现尿失禁。据山东省立医院手术的例证,于尿道部分切除后,游离大部分阴道前壁向外牵引,于游离部前缘适当部位做一小纵切口固定尿道横断切缘,既可避免尿道口部感染,又有助于排尿的控制。

      张志毅(1981)、林巧稚(1982)提出累及肛门的病例,做Lock-Hart Mummery手术,可减少或避免复发,达到治疗的目的。他们作了对比,由于这种手术彻底,术后存活迄今已6~15年。总之,外阴癌侵犯邻近器官时必须扩大手术范围,以减少局部复发,达到治疗的目的。

      4.Ⅳ期癌,癌已侵犯膀胱粘膜或癌已累及肛管,做膀胱、尿道或/及直肠切除,及尿、粪分流手术。盆腔器官切除术成功治愈率为50~70%。手术范围大,需征得家属及本人同意,并做好充分准备。

      外阴癌低度恶性者可生长得很大,但无转移,可经彻底治疗而痊愈。

    2013-10-18 15: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