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母乳造成黄疸的因素分析与预防

      母亲和婴儿是连成一体的,母乳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母乳是怎样造成黄疸的发生,又会有什么症状呢,了解了症状才能更好地去预防。

      造成黄疸的原因推测: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遏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遏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母乳所致黄疸症状:

      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10~30mg/d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母乳导致新生儿黄疸

      预防加重黄疸:

      1、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

      2、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3、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较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5、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产妇不要心急气躁,影响母乳,祝您的宝宝早日摆脱黄疸。

    2013-10-16 1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