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危险系数较高的一种脑部疾病,由于脑动脉是维系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器官,因此我们积极的给予治疗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
治疗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只能用于未破裂动脉瘤,主要措施是控制各种能够诱发动脉瘤破裂 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戒烟、避免紧张或者通过各种方法来放松,还要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动脉瘤的大小和发展的情况。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动脉瘤的直接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术、动脉瘤颈结扎术、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壁包裹术、动脉瘤体钳夹术、巨大动脉瘤的切开缝合术。
外科夹闭术:
外科夹闭术是 1937 年 Walter Dandy 发明的,当时他利用一个银质的V形金属夹子夹在颈内动脉瘤的颈部而成功的完成了手术。现在的动脉瘤夹通常由 钛合金制成, 已经出现了数百种大小、形状和型号 各异的动脉瘤夹, 根据动 脉瘤的大小和部位选择 合适的夹子。动脉瘤颈 动 的夹闭术是最常用和最 的夹闭术是最常用和最 理想的方法,将动脉瘤 理想的方法 颈与四周组织分离, 然后用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这样既将动脉瘤排除在血流之外,又能保留载瘤动脉的血流通畅。 解剖动脉瘤颈周围的组织应该采用刀、剪等进行锐性分离,以免钝性撕扯蛛网膜时可能牵动瘤顶,将瘤顶扯破引起出血。瘤颈周围蛛网膜以锐器割开后,用钝头探针轻轻插入瘤颈两侧,探出一个通道,使动脉瘤夹的两刃能得以通过。若瘤颈结构清楚,直径不大,没有动脉从瘤顶发出,可直接将 瘤颈夹闭,不必处理瘤顶。
瘤颈夹闭后,应轻 轻翻动动脉瘤,仔细检查动脉瘤夹的位置是否合适,有无动脉或神经组织被误夹,载瘤动脉是否因瘤颈钳夹而发生扭曲。如位置不妥,可小心移动,也可将动脉瘤夹取下,重行钳夹。若瘤颈部解剖复杂,必要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抽瘪瘤体,采用多枚动脉瘤夹配合的方式,对瘤颈部进行“塑形”夹闭。夹闭瘤颈后,应该以多普勒探测动脉瘤体内是否仍有血流。若瘤颈夹闭后,瘤内仍有血流,常见于两种情况:瘤颈部有硬化斑,使动脉瘤夹两臂无法闭紧;动脉瘤体部仍有未看清的穿支动脉。对瘤颈部有硬化斑者,可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将动脉瘤暂时孤立, 然后将瘤体切开,切除硬化斑,再将瘤颈夹闭,或另外加用其他动脉瘤夹配合将瘤内血流阻断。若体部发现仍有穿支动脉,则根据该穿支的重要性,或切断该 穿支动脉,或重行钳夹,以保留该穿支。对于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夹刃的方向应该 尽量与血管长轴相平行,以免扭曲载瘤动脉。
颈结扎术:
用特制的丝线引导器将丝线围绕瘤颈并行结扎,现在已经很少应用。[page]
动脉瘤的孤立术:
即将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予以结扎,使动脉瘤孤立于动脉系统之外。此法适用于动脉瘤颈很广,不能与四周组织分离;或手术时动脉瘤颈部破裂出血, 无法再将瘤颈夹闭,或梭形动脉瘤,没有瘤颈。此法虽将动脉 瘤去除,但切断了载瘤动脉血流,因此常与脑血管重建术配合应用,以减少缺血 并发症,已很少单独应用。偶然用于末梢动脉瘤。
动脉瘤壁包裹术:
即将动脉瘤壁用各种组织或人造材料加固,以减少其破裂的机会,即使破裂,也能减少出血量,是一种姑息手术。
脑动脉瘤
此法适用于:大动 脉主干的梭形动脉瘤,这些动脉瘤不能孤立或夹闭; 有重要动脉从动脉瘤体发出, 特别是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 载瘤动脉不能阻断; 钳夹动脉瘤颈后, 载瘤动脉扭曲严重;钳夹后仍有部分瘤颈残留。
常用的包裹材料有:肌肉片、沙 布片、棉花片、明胶海绵片、涤纶片即各种生物胶或化学胶。
动脉瘤体钳夹术:
在无法满意夹闭瘤颈时,将动脉瘤体与四周组织分开后,用多个动脉瘤夹或特制的金属夹将瘤体夹住,将动脉瘤内腔夹闭,由于需游 离瘤体,瘤体破裂风险大,不做常规应用。
巨大动脉瘤切开缝合术:
如动脉瘤巨大,难以分出瘤颈,可先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将动脉瘤孤立,然后切开瘤顶,清除瘤内容,切除侵及瘤颈的硬化 斑块,再用双极电凝缩小瘤颈,如仍不能以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可用显微手术 将瘤颈的开口缝合。
介入治疗: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GDC 是一种由钛合金制成的柔软的金属螺旋线圈。首先在腹股沟部位做一小 切口,在股动脉插入一根导管,沿着血管一直延伸到脑动脉瘤的部位,通过导管将GDC 放入动脉瘤腔内。这时,瘤腔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和停滞,逐渐形成血 栓而阻塞动脉瘤腔。 颅内介入治疗方法对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水平要求非常高,同时 还需要技术娴熟的辅助检查人员(如放射科、麻醉科医生)的配合。自上世纪70 年代开始运用介入疗法治疗脑动脉瘤以来,经历了最开始的球囊技术、上世纪 80 年代的弹簧圈栓塞技术,以及上世纪 90 年代的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技术,操 作性和安全性逐步得到增强。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熟。
>>>>相关阅读:解析脑动脉瘤疾病
综上所述就是我们关于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之后,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楚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
2013-09-25 0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