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眼眶病眼肿瘤的检查与诊断

      眼眶病眼肿瘤疾病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都会比较苦恼,因为该疾病不仅影响他们的健康,还给他们的外貌带来一定的压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如何诊断出眼眶病眼肿瘤疾病。

      眼眶病眼肿瘤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断

      病情诊断

      (一)病史

      1.年龄眼眶肿瘤有较强的年龄倾向,儿童时期出现的突眼,良性、恶性肿瘤约各占一半。成年人时期多为良性肿瘤。老年人多为恶性肿瘤。

      2.性别性别倾向不显着。

      3.单侧或双侧单侧发病多为肿瘤及炎症,全身病眼眶侵犯多见于双侧。

      4.发生与发展、病程突然发病,起病速,几个小时内即有明显突眼并伴有疼痛、恶心、呕吐等急性眶压升高者多为外伤性出血、气肿或自发性出血、异常血管的栓塞。快速发生和发展,数日或数周内症状已较明显,多见于眶蜂窝织炎、栓塞性静脉炎、急性炎性假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均较缓慢,病程长。

      5.疼痛、视力减退和复视多见于炎症、出血及恶性肿瘤。

      6.突眼及并发症突眼伴有明显、迅速发展的结膜水肿,多为恶性,突眼伴有鼻塞,或鼻涕带血,应考虑鼻窦、鼻咽部肿物侵犯眼眶。突眼伴全身其它系统症状,多属恶性肿瘤或转移癌。

      (二)眼部和全身检查

      1.眼球突出程度、方向和状态正常突眼度10~21mm,平均12~14mm。两眼差值大于2mm可作为单侧眼球突出的诊断。眼球总是向病变相反的方向移位。体位性眼球突出,应考虑眶血管畸形或静脉为主体的血管瘤。

      2.视力和视野恶性肿瘤和急性炎症常引起视力减退。视神经肿瘤和眶内较大肿瘤也常引起视野中央盲点或不规则视野收缩。

      3.眶区扪诊眶前部肿瘤可扪及肿块,应注意其位置、大小、硬度、边界、表面情况,以及有否压痛、搏动、波动、有否粘连等。

      4.眶内压测量用眼眶压力计测量或指测法,估计球后阻力。眶内占位性病变眶内压升高,眼球后退阻力增大。

      5.眼睑及结膜高度突眼,发展迅速的眼眶肿瘤常伴眼睑、结膜水肿,假瘤可发生反复性眼睑、结膜充血水肿。眼睑或结膜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常伴有眶内同样病变。Graves病常表现上睑退缩及迟落。泪腺肿瘤、淋巴瘤和浆细胞瘤结膜下可见肿物。

      6.眼底眶内肿瘤压迫眼球后极部,或起源于视神经及其鞘膜的肿瘤,眼底往往出现视乳头水肿、充血、萎缩、后极部网膜水肿或压迫条纹。

      7.眼球运动炎症、恶性肿瘤压迫或浸润眼外肌及运动神经,早期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良性肿瘤由于机械阻碍,晚期引起眼球转动不足。

      8.全身状况重点检查耳鼻喉科、神经科、及内分泌系统。儿童还要特别注意血液和网状内皮系统。[page]

      检查诊断

      1. 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的反射特性形成波形和光点图像,以此显示人体结构和组织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超声检查对人体无害,操作简单,应用十分普遍,已经成为眼科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病变性质的判断及其与眶内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都有良好的显示。


    眼眶病眼肿瘤

      超声检查包括A型超声、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对眶内病变的组织学判断主要根据其位置、形状、内回声(内反射)及血流状况。

      2. CT检查:CT是电子计算机与传统X线体层摄影相结合产生体层二维图像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病变的定位诊断和范围显示优于超声检查,已经成为眼眶病眼肿瘤的常规检查。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采用的扫描方式有水平扫描、冠状扫描及矢状扫描,并可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

      Graves眼病,亦称甲状腺相关眼病,是成人最常见的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的病因。临床上典型的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眼睑肿胀、上睑退缩和迟落及眼外肌功能障碍具有诊断意义。其CT的主要表现为眼外肌肥大,特征是肌腹呈梭形肥大,边界清楚,而肌腱处正常。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多条直肌肥大,其中下直肌最容易受累。在CT水平扫描时肥大的下直肌呈一肿块影,易误诊为眶尖肿瘤,同时行冠状扫描清晰地显示肥大的下直肌。

      眼眶骨折,CT检查不仅显示骨折,尚可显示软组织情况和周围继发性改变,如眼外肌的嵌塞,鼻窦内的积血,软组织的气肿和颅脑损伤等。根据可疑的骨折部位需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眶内壁和眶外壁骨折水平扫描较好,而眶上壁和眶下壁骨折在冠状扫描时显示更清楚。

      视神经肿大多见于视神经和视神经鞘的肿瘤如视神经胶质瘤和视神经鞘脑膜瘤;也可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外期、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水肿和炎性假瘤。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某种原子核的核磁共振现象,将所得射频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的图像的诊断技术。

      与CT比较,MRI从原子水平显示软组织的变化,故具有以下优点:对软组织分辨力高;成像参数多;无X线的辐射损伤;方便于多方向体层扫描;其缺点是对骨性病变的显示不如CT清楚。

      >>>>相关阅读:眼眶病眼肿瘤病理治疗

      4. 病理检查:病理诊断是通过对术前穿刺或者手术切除获取的病变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区分组织学来源,明确病变性质,相对于临床诊断更具有可靠性。对于眼眶病变的确诊,明确手术适应证,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有些病变其良恶性质尚不明确,且病变范围较大,与眶尖重要组织结构联系密切,则需要部分手术切除明确病变性质后再决定是否行根治性眶内容物剜除术或是否追加放疗或化疗。对于术前基本明确为良性肿瘤,病变比较局限者,应完整切除肿瘤后送病理检查,避免术前穿刺活检或部分切除活检,尤其对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否则将导致肿瘤复发和恶变,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不利。而有些眼眶病变无需病理检查,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例如Graves眼病、痛性眼肌麻痹、颈动脉海绵窦瘘、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眼眶病眼肿瘤的诊断方法介绍,在生活中,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症状与我们稳重的比较吻合,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查一下,避免错过治疗时机。

    2013-09-12 15:05:31

兰守夕 主治医师
擅长: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
29.00元/咨询
眼眶病眼肿瘤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