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罗克恩病的药物治疗及预防

      罗克恩病是一种肠道性炎症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罗克恩病的病因不清楚,发病时的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营养障碍等表现。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那么,罗克恩病如何治疗比较好呢?

      罗克恩病的药物治疗

      1.水杨酸类

      柳氮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病人。一般认为SASP不能预防克罗恩病复发。对不能耐受SASP或过敏者可改用5-ASA。对直肠和乙状、降结肠病变可采用SASP或5-ASA制剂灌肠,经肛门用药。严重肝、肾疾患、婴幼儿、出血性体质以及对水杨酸制剂过敏者不宜应用SASP及5-ASA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于中、重症或暴发型患者,对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静滴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或ACTH,14天后改口服泼尼松维持。通常在急性发作控制后尽快停用,也可采用隔日口服泼尼松或合用SASP或s-ASa作为维持治疗。对直、乙结、降结肠病变可采用药物保留灌肠,如氢化可的松唬珀酸盐、0.5%普鲁卡因,加生理盐水,缓慢直肠滴入,也可与SASP,s-ASA或锡类散等药物合并使用,妊娠期也可应用。

      3.其他药物

      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磺胺药治疗无效者,可改用或加用硫唑嘌呤、6-琉嘌呤(6MP)、环孢素、FK506等其他免疫抑制剂,也可合用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卡介苗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此外,甲硝唑(灭滴灵)、广谱抗生素和单克隆抗体等也可应用。

      罗克恩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用于完全性肠梗阻、肠瘘与脓肿形成、急性穿孔或不能控制的大出血,以及难以排除癌肿的患者。对肠梗阻要区分炎症活动引起的功能性痉挛与纤维狭窄引起的机械梗阻,前者经禁食、积极内科治疗多可缓解而不需手术,对没有合并脓肿形成的瘘管,积极内科保守治疗有时亦可闭合,合并脓肿形成或内科治疗失败的瘘管才是手术的指征。手术方式主要是病变肠段的切除,手术切除包括病变及距离病变远、近侧10cm的肠段及其系膜和淋巴结。如局部粘连严重或脓肿形成,不能切除,可作短路或旷置术,根据情况再作二期病变肠管切除术。如为腹腔内脓肿则切开引流。对多处病变的病例,只切除有并发症的病变肠管,避免因过度切除发生短肠综合征。因误诊为阑尾炎等而在手术中发现为此病时,如无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不必做肠切除术。本病手术治疗后多在肠吻合口附近复发。推荐的预防性用药在术后2周开始,持续时间不少于3年。


    罗克恩病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如何预防罗克恩病发生

      1.讲究饮食卫生。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但要做好也不容易。首先,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或不洁之水。其次,注意食品卫生,不吃不洁食物,生吃果蔬要洗净,最好用专用清洗剂浸泡,以清除残留农药。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剩饭菜要蒸煮热透后再食用,尤其冰箱保存的食物。生熟食品炊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另外,饭前便后彻底洗手,这是老生常谈,但未必都能认真做到。

      2.不购买“四无”食品饮料,即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尤其软包装的冰水、冰块更易引起腹泻发生。不在无证餐饮摊点就餐,不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

      3.不生吃海鲜等食物,不吃涮烤不熟的肉食,不吃野生动物。我国沿海鱼虾蟹体内含有多达86种寄生虫,生食是很危险的,许多病菌、寄生虫在肉类未完全熟透时不能被有效杀灭,千万不能贪图一时的“口味”。而一些野生动物可能携带人类不具有免疫力的病菌或寄生虫,有些疾病可能还未被人类认识,食用很危险。

      4.城乡的集体单位都要管理好水源和食品来源。农村还要管理好人畜粪便,使之远离水井等饮用水源,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5.不暴饮暴食。过多食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必将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使消化力、抵抗力下降,易患肠道传染病。

    2013-09-05 17: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