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疱疹随着社会在进步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虽然现如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想要**那**是建立在及时诊断的基础之上的。生殖器疱疹的危害性很大,因此其检查诊断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定不能忽视其作用。
诊断生殖器疱疹要做哪些检查?
1、病毒分离:通常用棉拭子从发病1-3天内的水疱底部取得标本,用人胚成纤维细胞、人羊膜细胞、肾细胞等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再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加以确认。其分离成功的前提是取材的准确和尽快接种,由于其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技术条件要求高,目前尚不能普遍使用。
生殖器疱疹的辅助检查方法
2、细胞学检查:挑取泡液或从疱底溃疡面刮取少量皮损进行涂片,通过染色,寻找大的多核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核内嗜酸包涵体。但此方法不能区别HSV感染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相关疱疹病毒类疾病,只有在急性期水疱出现时才可能得出阳性结果。一般作为初筛试验。
3、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通常用皮损细胞涂片,经特殊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抗原,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可见亮绿色荧光。
4、基因检测法: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皮损的HSV-Ⅱ-DNA。能直接检测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患者损害部位的HSV-2病原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大大提高生殖器溃疡病人中HSV确诊的能力。其费用较昂贵,且操作技术、实验室条件和设备的要求也较高。
5、抗体检测法:HSV抗体检测不能作为生殖器疱疹诊断的依据。但情况下,如判断是否曾经感染过HSV;症状不典型的感染者;评估生殖器疱疹患者配偶所生新生儿的感染风险以及单纯疱疹预防接种时可能得到的成功率。这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SV-1和HSV-2 IgM/IgG抗体。推荐阅读:生殖器疱疹治疗流程图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鉴别
1、其他皮肤病。生殖器部位的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固定性药疹、脓皮病、Reiter病、念珠菌病等皮肤病,皮损有时与生殖器疱疹相似,可从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来加以鉴别。
2、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生殖器溃疡大而深,持续时间长,可伴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常伴眼色素膜炎和头痛、头晕、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硬下疳。多为单个圆形溃疡,周边稍隆起,质硬,无疼痛,伴无痛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试验多阳性。
4、软下疳。溃疡较深,边缘不整体,表面分泌物多,周围可有卫星状病变,常伴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炎,涂片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可检出杜克雷嗜血杆菌。[page]
诊断生殖器疱疹的辅助检查
1、HSV-DNA或基因检测法
(1)聚合酶链反应(PCR)。使DNA片段通过体外扩增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是疱疹性脑膜炎的优选实验室诊断方法。此法比病毒分离培养法敏感,可同时对HSV进行分型。该法在生殖器疱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尚在评价之中。
(2)核酸杂交技术。应用DNA杂交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DNA,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当于免疫荧光法。但操作较为复杂,实验要求较高。
生殖器疱疹的辅助检查方法
2、病毒的分离培养
(1)标准的病毒分离培养法:病毒分离培养是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多用贴壁生长的细胞系,如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乳地鼠肾细胞(BHK)等为敏感细胞。临床标本可以来自皮损、尿道内、宫颈管。标本接种培养后,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 来判断初步培养结果。CPE多在标本接种后2~4 天出现。典型的CPE表现为在初始时细胞质颗粒增粗,细胞变圆,继而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可见融合细胞或多核巨细胞。
(2)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和分型:上述CPE通常是HSV感染的特征性改变,但其他疱疹病毒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引起类似 CPE,因而需要通过免疫学方法(如免疫荧光法、ELISA)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DNA分子杂交)来鉴定初步的培养阳性结果,并对HSV进行分型。推荐阅读:深度剖析生殖器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3、非培养的病毒检测方法
(1)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酶染位法和酶免疫试验(EI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是病毒分离培养法的70%-90%。
(2)电子显微镜检查。可显示水疱或其他皮损中的病毒颗粒,但敏感性低,不到病毒分离培养法的10%,而且不能与其他疱疹病毒相区别。
(3)细胞学检查。在皮损基底部取材,涂片固定后,用巴氏(Papanicolaou)或瑞特-吉姆萨(Wright-Giemsa,即Tzanck)染色法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感染细胞可见胞浆空泡,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有时见细胞核内包涵体。这种检查的敏感性为分离培养法的50%-70%,特异性较差。
2013-08-19 14: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