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颅内感染的治疗经历

      患者信息:杨洋(化名),男,11岁,山东济南人。

      病情描述:杨洋常常会出现反复头痛、呕吐1个月,加重伴右眼不能闭合半月,反复意识不清等症状,头痛呈持续性全头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

      诊断结果:经多次行腰穿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腰穿压力最高达1200mmH2O,给予抗隐球菌、降颅压等治疗后杨洋病情仍加重,反复出现发作性意识不清,伴瞳孔不等大,于是选择转院治疗。第二次入院查体见嗜睡,时有自言自语,脑膜刺激征阳性,其他未见异常,结合相关检查诊断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

      治疗过程:杨洋入院后医生予以脱水、抗真菌、神经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入院次日实施了“左侧脑室外引流术”。手术后杨洋骨窗压力高,颅内压达 60mmHg。治疗过程中杨洋反复出现性意识不清,伴瞳孔不等大,经甘露醇脱水后恢复清醒。

      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杨洋病情逐步好转,复查腰穿压力125mmH2O,脑脊液:隐球菌0-3/HP;连续超过3次脑脊液培养未见隐球菌,颅压降至正常,出院3个月后杨洋生活能完全自理。

      专家建议:杨洋压达1200mmH2O,合并有严重的脑积水,极易出现脑疝而死亡,单纯药物降颅压难以奏效,需外科手术治疗。脑室穿刺引流效果较好,但不能长期放置;对药物不能控制颅内压者,需考虑去骨瓣减压术;对于诱导治疗期颅内压持续≥250mmH2O小儿颅内感染患者,可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如果小儿颅内感染患者正在接受适当的抗真菌治疗,且多种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控制颅内压升高时,即使存在活动性感染及CNS真菌未能完全清除,也可考虑放置脑室腹腔分流管。

    2013-08-16 16:07:01

小儿颅内感染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