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是我们不得不防“秋老虎”。刚立秋全国还处于高温预警状态,所以很容易中暑的,一般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就得防备中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如何急救?
如何预防中暑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5、喝水不宜过量。多喝水是防暑的好措施,可过量饮水也会引起中毒。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就会出现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
6、衣服不宜过露。保健专家指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7、墨镜不宜过黑。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受到损伤。因此,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应该是镜片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
8、降温不宜过快。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而下,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如何预防中暑
9、空调不宜过冷。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应该不断调节居室温度,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正确的做法是:居室的温度应在26℃~29℃之间不断变换,才对身体健康有利。
10、热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脸面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
11、洗热水澡: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方式。>>>中医诊断中暑的注意事项
12、热水洗脚: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
夏季中暑的现场急救方法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page]
中暑之后怎么办
中暑的早期只是感到有点头昏眼花、乏力、胸闷和轻度的恶心。这时到较凉快通风的地方,喝些含盐的凉开水,休息一下往往就会好转。
较严重的中暑一般发病急,感到头晕头痛、严重无力、口干心慌、恶心呕吐,多数还有体温升高。这是应及时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平躺休息,并喝含盐的凉开水,吃人丹或藿香正气丸等药物,同时用冷水敷头部、颈部、腋窝、臂弯等处。
严重中暑的病人会出现全身痉挛、神志不清、昏迷,甚至因高热、呼吸循环衰弱而休克,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预防中暑的茶
预防中暑的茶
银菊茶:金银花、菊花各3克,将两药洗净晾干,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
竹叶茶:青竹叶50~100克,将竹叶洗净,加水煎即可。每日代茶饮用,可清凉解暑,利尿除烦,是民间盛行的夏季清凉饮料。
银竹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代茶饮。具有祛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菊决槐花茶:取白菊花、决明子、槐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提神之功效。
二子茶: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但有湿热者不宜饮用。
银花薄荷茶: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饮,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竹莲茶: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藿香茶:藿香、佩兰各10克切碎,加茶叶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适用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
荷叶茶:带梗荷叶30克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有消暑宽胸、生津止渴、降脂之功效。>>>夏季中暑如何现场急救
薄荷茶:薄荷4克,藿香、淡竹叶各3克,车前草5克,加水煎汤代茶饮,能消暑清热,是夏令防暑较理想的保健茶。
双叶茶:鲜荷叶一张、鲜竹叶两片切碎,加绿茶3克,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清热祛暑功效,适用于先兆中暑及轻度中暑。
双花茶:金银花、白菊花各15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之功效。[page]
家庭常备防暑药物
1、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十味中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能够清暑祛湿,中暑以后出现如果恶心、呕吐、腹泻等暑湿症状可以使用,每次一支,一天两次。
2、人丹
在为数众多的解暑药中,人丹不失为一种功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中成药。人丹具有消暑祛湿的作用,因为含有桔梗、樟脑等中药,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中暑后如果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可以口服或含服,每次10~20粒。
3、十滴水
在夏天突然出现发热、口渴、头昏、烦躁,多数是由中暑引起的。但有些人中暑时,除了发热还会伴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四肢酸痛等“风寒症状”。这是因为他们在酷热的天气下,吹空调、喝冷饮,甚至洗冷水澡,而导致的“阴暑”,可使用十滴水来治疗。十滴水由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组成,既能解暑散寒又能健胃,对于中暑引起的头昏、恶心、胸闷、腹泻都有治疗作用,每次0.5到1毫升,温水冲服就可以。
家庭常备防暑药物
4、中药
A金银花、菊花
这两种药物都具有清热解毒、菊花有清暑的作用,对缓解头疼、头昏、口渴都有帮助,用10克或20克泡水喝就可以。
B荷叶
荷叶茶性微凉,是夏日里消暑的最好选择,即使没有中暑,常喝荷叶茶也能有效的预防中暑,一般用10克左右代茶饮即可。
C西瓜翠衣
西瓜翠衣是西瓜红囊和绿皮之间那层,能够清暑清热、止渴、利小便,所以夏天吃完西瓜后,不要把这层宝贝给扔掉,凉拌做汤都可以。>>>盘点情绪中暑的症状
5、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6、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7、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温馨提示: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直晒,室内要注意通风,穿肥大浅色的衣服,并注意吃好睡足。出汗多时应及时喝水和补充盐分。家里应常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物。绿豆汤、酸梅汤、菊花水等都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饮料。
2013-08-09 14: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