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的十月怀胎迎来宝宝的诞生,可在在孩子出生后,有一部分原本开朗妈妈们开会变得沉默,出现抑郁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的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严重吗?下面让我们一同去了解。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
1、角色交替: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不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要点
2、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放在这些不良事件上。而是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3、放松精神: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哪怕是两小时、半天,也能达到放松自己的精神作用。
4、求助医生:如果通过自我调整仍旧不能接触抑郁状态,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员,比如妇科医生,心理学医生,也可选用中医中药,进行产后调理,通过这些干预,常常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相关推荐:抑郁症的病因及自我疗法
5、主动求助: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6、行为调整: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一些适当放松活动,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优美的音乐等等。
7、 倾诉宣泄: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page]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方式
1、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
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同时教给产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其对分娩过程的紧张、恐惧心理;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要点
2、保证良好的家庭氛围
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既往病史,尤其是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
对于有不良心理个性的孕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病史或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观察,指导其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和长时间的心理负担。对有焦虑症状、易紧张且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提供更多的帮助,运用放松疗法,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提高心理素质;对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观念较严重家庭,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意义,使宣传教育深入家庭。>>>如何调节上班族抑郁症
同时,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运用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增进夫妻、婆媳关系,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经常关心安抚孕产妇,让孕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关注产褥早期产妇身心变化
产后1周是产后忧郁的高发期,产后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温馨的产后休养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影响和依赖性强的特点,医护人员要尊重产妇,态度和蔼热情,细心关怀,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在产妇出院前,掌握产妇的机体、生理等恢复情况,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帮助。
同时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如让其了解生殖器官恢复状况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产后母儿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婴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求助的方法和对策等,尽可能地减轻照顾孩子的压力,避免诱发产后忧郁发生的因素,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2013-08-05 17: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