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分享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识

      您知道什么叫射频消融术吗? 他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射频消融术是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下面为您分享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观察要点

      1 监测 术后当天回病区,监测心电、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各种原因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2 药物观察 术后因应用抗凝药物,要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淤斑、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射频消融术护理

      3 饮食要求 患者至解除制动之前,进食软食、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产气多的食物,进食水头偏向一侧。

      4 舒适感的改变 由于卧床时间的限制,有些患者会出现腰痛、背痛等症状,可给予局部按摩、药物缓解症状;如伤口情况良好,沙袋撤除后可适当侧身。

      5 血栓栓塞 当栓子在左心房可导致体循环栓塞,如心、脑、肾、四肢栓塞,当栓子在右心房,可导致肺循环栓塞、肺栓塞。应密切观察患者肢体的活动、语言的正确表达等。

      6 肺静脉狭窄 房颤射频消融的部位在肺静脉,消融后会引起肺静脉肌肉挛缩,肺动脉变狭窄,术后半年可发病,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憋气等呼吸系统症状时就应首先考虑肺静脉狭窄(肺静脉狭窄久之可导致右心衰)。

      7 局部伤口的观察 穿刺点选择的是股静脉,由于解剖位置的原因,再因为RFCA术后患者常规进行抗凝治疗,机体在这段时间内处于低凝状态,穿刺伤口容易出血。因此每小时巡视伤口1次,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无渗血、周围有无淤斑及血肿。6 h撤除沙袋压迫,12 h后伤口换药解除制动,特别警惕换药后伤口出血。[page]

      射频消融术的过程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内,经导管将射频电流导人心脏组织,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产生局部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阻断异常传导束,治疗心动过速的目的。经心导管向心脏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仅在1-3毫米,所以请您放心,不会对人体够成伤害。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在导管室进行,从右侧颈部及双侧大腿根部局麻后穿刺血管置入导管,这个过程相当于静脉输液时的扎针过程,无任何痛苦,不需做皮肤切口及缝合,在消融中也没有任何感觉,和医生做好配合,手术会很顺利的完成。

      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1、 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粗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生活护理,平卧时正确使用便器,以免排便时因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局部出血。

      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心脏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气胸等,因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救治,保证手术成功率。

      3、 严密监护:心电监护 48~72小时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及休克,射频消融的病人偶尔在术后数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要特别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此外,旁道消融术病人还应注意观察已消失的预激波是否复发,预激波的复现往往提示心动过速的复发。推荐阅读:分享射频消融术的基本常识

      4、 心理护理:要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该手术复发的几率很小,术后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担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在术中放电时有胸或背疼痛,术后也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疼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告知病人很快会消失的。

      5、 术区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由于射频消融术是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导管粗而长,穿刺口较大,故拔管后若压破止血部位不当或压迫不彻底,过早活动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返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患肢伸直,用1kg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8小时,肢体制动12小时,48~7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2013-08-05 14: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