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我们最常用的人体器官,很多情况下手都没有过多的保护,在外伤时由于条件反射的支撑或者扶持导致它成为人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手在受伤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和在治疗之后应该如何护理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这两项都是保护手最重要的途径,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我来为大家介绍下手外伤的处理原则和护理都有哪些方面。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1、早期清创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争取时间,越早越好,一般不应迟于伤后8小时,清洗和修整伤口,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挫灭而失去活力的组织。但要尽量保留有活力的组织,特别是要保留拇、食、中指的长度,保留手指工作面的皮肤和手掌宽度。初期外科处理要尽量做到完善,不给后期处理造成困难或遗留不应有的后遗症。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方法
2、清创时如需延长切口,应根据手的解剖特点和考虑功能,不可损伤重要组织或遗留妨碍功能的瘢痕。手掌的伤口应沿皱纹方向;手指的伤口应在侧方延长,不应在指腹。
3、手外伤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应首先进行整复和固定。整复后如骨关节比较稳定,清创缝合后可按闭合性损伤处理,用纸壳或小铝片等固定3~4周。无骨折脱位的手指勿予固定,以便早期活动。不稳定的掌、指骨开放骨折可用克氏针固定。
4、肌腱与神经的损伤,是影响手功能的重要因素。比较清洁整齐的切断伤,应争取及时缝合。但要仔细加以识别,绝不可误将肌腱断端和神经断端互相缝合。在伤情复杂和污染严重的伤口内,有肌腱、神经缺损者不宜作早期缝合,因长发生部分组织坏死和较严重污染。可先用黑线将断端做标记固定,待以后修复。
5、早期缝合皮肤。消灭创面,是手外伤初期处理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轻感染的重要措施。闭合创口的方法是由创面的情况所决定的。根据有无皮肤缺损、缺损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可选择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或皮管成形等。
6、术后除非特殊需要,不可把手指固定在伸直或过于屈曲的位置上,而应固定在手的功能位,即拇指中度外展、微屈、对指,其他四指稍屈曲,呈半握拳状。这样,即使日后有的关节发生强直,其强直的角度是功能位,再加上其他关节的代偿作用,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
推荐阅读:<<<专家谈手外伤出血应先止住血流
[page]
手外伤的护理:
1、环境要求
要求室内温暖、安静、舒适,温度应维持在5℃左右,湿度保持在20%—60%,每日紫外线灯照射2次,每次20分钟,限制家属探望次数及时间,防止交叉感染。
2、体位护理
病人取舒适的卧位,患肢用垫枕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血的回流,减轻肿胀,病人坐位或站立时应将患肢用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或上举 患肢。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方法
3、术后包扎的护理
要达到手部良好的功能锻炼,早期必须做到正确的固定和包扎,这就要在不影响骨折的稳定和肌腱、血管、神经及皮肤伤口修复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包 扎固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只要能包扎1个手指,就不要包扎固定2个手指,只需要固定1-2个关节的就不要固定3-4个关节,让其他的手指和关节能自由活动,不至于使那些不需要固定的关节因过多的包扎和固定而发生僵硬。同时注意患肢 功能位伤手包扎时应固定功能位,即保持腕关节背伸30°,掌关节屈曲45°,指关节稍屈曲和拇指对位、掌位。
4、心理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交谈,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情,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与病情有关的思想情绪,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信息。如术后可能 由于疼痛及不知道术后效果如何,病人常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现象,此时应耐心地启发和疏导病人,使其配合治疗,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达 到预期效果。
5、 术后的观察
应密切观察患肢手指末端皮肤的色泽、温度、弹性、感觉等情况,如发 现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低、显著肿胀或指腹萎陷等,应及时报告医生,还要密 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出及渗出物的颜色、性质等情况。
6、 术后功能锻炼
手术治疗仅为手部功能恢复创造了必要条件, 手部功能的完全恢复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功能锻炼。一般于伤后2 周左右,创口缝线已经拆除,当医 师说明可以活动锻炼时,可进行主动握拳和伸指的锻炼,以中指为中心,各指外 展和内收,以及以拇指为中心的对掌活动。在指关节活动中,可用健侧手的拇指 按在患侧手指的背侧,健侧的第2、3指放在患指掌侧固定近端指节,以便使该 指节的远端关节能更有效地进行主动锻炼,也可利用简单物体帮助锻炼,以增加 患者锻炼的兴趣和效果, 如揉核桃、 乒乓球或健身球以锻炼手指的屈、伸、 外展、内收和协调运动。
小编提示:手是人们最常用的器官如果在手受伤时不好好治疗,会导致手部留下永久的伤痕或者症状,在手部受伤时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不可在小医院草草了事,小编在此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推荐阅读:<<<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治疗手外伤
2013-07-26 1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