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对抑郁症来说比治疗更加重要,家属在照顾抑郁症患者时应该注意什么?相信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的日常护理都存在疑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抑郁症的护理方法。
抑郁症的家庭护理
抑郁症的治疗刻不容缓,除了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之外,心理的调适和护理也非常重要,家人一定要积极鼓励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措施
抑郁症的康复需要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和良好的心理护理。目前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是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效果显著且不复发。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非常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对抑郁症患者提高更多的关爱。多和患者谈心交流,接纳和尊重患者,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情感宣泄途径。
抑郁症的家庭心理护理应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家人应积极的配合抑郁症患者参与治疗。督促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抑郁症的治疗,定期复诊以控制病情,减少复犯的可能性。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还应考虑看看心理医生。
培养亲情,加强相互间的信任,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想法或者是消极的念头,为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代抑郁症患者参考。
护理抑郁症患者其家属应该怎么做?
1、家属应和抑郁症患者培养好亲情,加强相互间的信任,帮助抑郁症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想法或者是消极的念头,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代参考。
2、家属应督促抑郁症患者配合和好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以控制病情,减少反复的可能性。
3、当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导致情绪的波动时,抑郁症患者在及时的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的同时,家属应考虑带抑郁症患者看看专业医生。
推荐阅读:>>>抑郁症的病因及自我疗法
4、家属应协助好抑郁症患者记录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事情,并从中获得良性的情感体验。
5、家属应和抑郁症患者多谈心,勤交流,学会接纳和尊重抑郁症患者,并为抑郁症患者提供适当的情感宣泄途径。[page]
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的第一杀手,病人的自杀率极高,家庭护理的重点就是要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患者的家属必须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另外需注意的是抑郁症状往往晨重夜轻,故自杀行为多发生于清晨。其次,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发生自杀,一般在疾病的发作期,由于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易发生;当然,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害怕别人歧视,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手段多隐蔽,有预谋性,常给人某种假象,即微笑型自杀,故当发现抑郁症病人情绪突然好转时,千万别掉以轻心,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应加强防范。
抑郁症的家庭护理措施
2、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抑郁症病人情绪差、悲观自责明显,对一些事物缺乏信心,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家属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3、督促服药。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经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或对药量及药物的成分随意删减。当患者出现一些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时,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进行运动,便秘严重者可选用番泻叶、果导等药物缓解。>>>如何调节上班族抑郁症
4、掌握病情好转指征。一般忧郁症好转大致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是睡眠、饮食好,思维改善;其次是动作逐渐增多;最后是情绪改善。若饮食睡眠差,体重不增,说明病情尚未改善,这时出现的动作增多或情绪好,则可能是假象。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1周是产后忧郁的高发期,产后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温馨的产后休养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影响和依赖性强的特点,医护人员要尊重产妇,态度和蔼热情,细心关怀,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在产妇出院前,掌握产妇的机体、生理等恢复情况,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帮助。同时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工作,如让其了解生殖器官恢复状况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产后母儿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婴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求助的方法和对策等,尽可能地减轻照顾孩子的压力,避免诱发产后忧郁发生的因素,保障产妇的身心健康。
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对于有不良心理个性的孕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病史或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观察,指导其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和长时间的心理负担;对有焦虑症状、易紧张且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提供更多的帮助,运用放松疗法,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提高心理素质。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2013-07-25 16: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