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由于肺吸虫寄生的部位不同,所以临床表现多样化:
1 呼吸道症状:咳嗽和咳痰最为常见。卫氏肺吸虫病病人咳嗽较重,痰粘稠,带腥味铁锈色。四川肺吸虫病病人咳嗽较轻,痰量少,偶带血丝。病人多诉胸痛,常伴胸腔积液。
2 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在疾病早期比较多见,有时也出现恶心呕吐。四川肺吸虫童虫常侵入肝脏,所以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较为常见。
3 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严重感染。成虫寄生于脑内时可出现癫清、瘫痪、麻木、失语、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成虫侵入脊髓时可产生下肢感觉减退、瘫痪、腰痛、坐骨神经痛等。
4 皮下给节或包块:卫氏肺吸虫病可有皮下结节,多在下腹部至大腿之间的皮下深部肌肉内,外观不易看到,但能用手触及。游走性皮下包块为四川肺吸虫病特殊表现,最多见于腹部,也可见于胸部、腰背部等处。其边缘不清,有隐痛或微痒,常此起彼伏,反复出现;最后包块逐渐缩小、变硬.包决内可找到鱼虫虫体,但从无虫卵发现。
5 其他如睾丸炎、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等皆可发生,但均少见。四川肺吸虫病可有眼球突出等眼部症状。
常用治疗药物: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毒性低,口服易吸收,近期治愈率84%~100%,远期疗效80%~90%。剂量:成人1g,每日或隔日口服3次,10~20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脑型可重复2—3个疗程。副作甩有头晕、头痛、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偶可出现赫氏反应。发生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有严重心脏病、肾病及妊娠时禁用。
(2)吡喹酮(EMBAY一8440):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副作用少,仅有轻微头昏、头痛、乏力等,是一种治疗肺吸虫病有希望的药物。剂量:每次25mg/ kg,3次/日,口服,连服2~3天。脑型患者间歇1周后再服1个疗程。
(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对肺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剂量:30 mg~50mg/kg,每日或隔日服用,10~15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精神症状。有精神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及孕妇均禁用。
(4)阿苯达唑:8mg/kg(1次量不超过400mg),分2次口服,连服7天。
2013-07-23 15: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