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西医疗法治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血小板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血小板在人体的正常范围在100-300*10^9个/L,当血小板数量低于100*10^9个/L的时候认为是血小板减少。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方法有很多,中西医是如何治愈血小板减少症的呢?

      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症一般以激素治疗为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强的松等,也采用兔疫抑制剂等治疗,或免疫抑制剂常与皮质激素合用;严重时输血和血小板。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止血以治标,辨证以治本。

      出血症状改善、血小板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虽然激素能升高血小板,但是激素减量或停止后,血小板又会下降;经常使用激素,对人体副作用非常大,在治疗的同时还会引起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其他治疗方法如输注血小板、脾脏切除等方法治疗,虽能起到一定疗效,但因消耗快、费用高、副作用大,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


    出血症状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症以出血为主,可按血证进行辨证治疗。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治疗应以清热凉血止血、补气阴、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应参以补益肝肾等法,以标本兼治。辨证要点:首先辩虚实,本症应首先分虚实和火热的有无。

      1、热盛迫血;

      2、阴虚火旺;

      3、气不摄血;

      4、瘀血阻络。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止血以治标,辨证以治本:血证首当止血。血出之后,离经之血留与体内,即是淤血,因此止血消斑是本病的治标方法,又是基本治法。辨证治本又要分清出血的病因,血热妄行者配以清热凉血,阴虚火旺者宜滋阴清热,气不摄血者结合益气摄血,淤血阻络者,兼顾活血宁络。若证情兼夹者,据其具体情况辨证,合用上述法则。

    2013-07-18 15: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