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单位细胞数减少或缺乏的症状。发生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下面为大家分析血小板减少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1)出凝血性疾病的表现:
以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例,发生本病时,最早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可见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同时表现为贫血和感染,这就是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2)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表现为服药之后数小时出现皮肤瘀斑或者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出现呼吸道、消化道出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3)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见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女性患者表现为月经过多,偶尔表现为肾脏受损,出现血尿及高血压等症状,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急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慢性血小板减少症:
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可引起粘膜出血、手术后大出血;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等等危害。血小板出血危害是很大的。
提醒大家病情初现时身体会出现的轻微出血现象,不能不引起注意,越是被忽视等到确诊时,很多患者已经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身体承受那么多不必要的痛苦,血小板减少症的危害一定要知道,引起注意,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补血作用的主要是花生外面那层薄薄的皮。花生衣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可减轻出血,缩短凝血时间,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而不提高凝血因子水平,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对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有明显疗效。
2013-07-18 15: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