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介绍几个非阿片类药物戒毒

      非阿片类药物:相对而言控制戒断症状不如前者,药物不良反较明显,有的而且还很严重,这是不足之处,但其没有成瘾性,这是其最大的优点。

      美沙酮戒毒

      美沙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毒品,对人体是有伤害性,也有人称此为合法毒品。从道德伦理上看,人们虽然承认这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的优越性,但仍有不少人坚决反对这种方式。因为美沙酮毕竟是一种毒品,一些吸毒者看不到毒品时可以堂而皇之地从诊所得到美沙酮。

      虽然美沙酮疗法确实治好了很多病人,让他们少承受很多痛苦,而大多数吸毒者,在服用美沙酮的同时仍继续用海洛因。


    非阿片类药物戒毒

      不良反应:美沙酮的副反应与吗啡类似,常见的有便秘、出汗和镇静、性欲抑制、妇女有时出现下支浮肿。除便秘持续存在外(多饮水、吃水果、蔬菜可使其缓解),别的副反应可逐渐适应而变得轻微。美沙酮是阿片受体激动剂,与所有麻醉性镇痛药有协同作用,与纳洛酮,纳屈酮等阿片受体拮抗剂有拮抗作用。

      阿片递减法戒毒

      阿片递减法是使用较久的一种戒毒方式,它能解除戒断症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用于阿片或较轻海洛因成瘾者。

      阿片系中枢神经抑制药,具有镇痛、镇静、镇咳、催吐等功效,有欣快作用,易成瘾。以阿片粉制成片剂,作为替代递减疗法进行戒毒治疗。

      阿片口服后由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分布全身,主要集中在肾、肺、肝和脾脏以及骨骼肌内储存。脑内浓度较低,但足以产生显著的药理效应。阿片类药物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从尿中排出体外。故其代谢产物有助于检验是否吸毒和戒毒治疗效果。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镇痛,镇咳和镇静作用。

      因该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巴比妥、酒精、三环类抗抑郁剂、吩噻嗪类药物合用可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故在使用阿片递减治法时,应慎重使用上述药品。

      副反应:在使用较大剂量时可观察到相应的不良反应。一般常见的有口干、乏力、眩晕、嗜睡、出汗、精神不振;稍严重的,可有恶心、心悸、便秘。

      丁丙诺非替代

      丁丙诺啡是半合成的阿片类化合物(蒂巴因衍生物),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一拮抗剂。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有报告称,已能成为阿片类药物成瘾时的替代药,且在完成替代以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递减完毕,撤药症状轻微。研究显示,其可抑制对可卡因的渴求感,若此一研究能证实的话,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因为欧美兼用可卡因的海洛因成瘾者很多,美沙酮对可卡因的渴求感不产生影响。该药70年代始见有药理和临床报道,以后便作为一种新型强效镇痛药在西欧和美国广泛用于临床。1984年,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开展临床试验,1990年通过临床实验以后正式用于临床。本品吸收迅速,几分钟内血药浓度达到高峰,生物利用度高过100%,血药浓度变化符合三次幂指数消除曲线,起始相快(半衰期为主分钟)末相慢(半衰期约为3小时),峰值为5分钟。主要在肝中代谢,从胆汁随粪便排泄。本品可透过血脑和胎盘屏障。

      本品适用于治疗海洛因、可卡因成瘾的急性脱瘾治疗。国外报告,因其具有激动和拮抗阿片受体的双重作用,对消除海洛因成瘾停药出现的戒断症状作用明显,具有美沙酮和纳屈酮合用的效果,特别是对可卡因的心理渴求有抑制作用,更适合用于可卡因成瘾的治疗。

      因该药具有阿片受体激动和拮抗的双重作用,故单独使用时,早期不易控制其戒断症状,多在早期应用其他药物治疗1~3日后再用该药效果更佳。

      副反应:部分患者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出汗等;少数病人有谷一丙转氨酶上升;半数急性脱瘾后残留有较轻的打呵欠、流泪、疲乏无力、胸闷、失眠、烦躁、竖毛等戒断症状。

      注意事项:本品有一定依赖性,有滥用的可能,有头部损伤及呼吸机能紊乱者,已接受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治疗者和高龄、虚弱者慎用;6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轻微疼痛和疼痛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本品。

    2013-07-17 1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