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不同病症的人工关节有各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除年迈病人外,人工关节置入后应要求具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现在的人工关节并不能满足这一 要求,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需再次甚至多次施行翻修手术或遗留严重的病残。 因此,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持慎重态度,基本的适应证是应用于 其它治疗(包括手术)方法难以解决的病例。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或他种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而功能丧失的关节疾病,不伴疼 痛的活动限制、肢体不等长、X线片提示关节严重病损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 术的适应证。

      腕、掌骨、指间,桡骨、或尺骨小头,月状骨,踝关节、跖骨头,椎体、椎间盘,颞合关节等。 荷兰Nijimegen大学骨科25年前的1997年20%及30%的手术即为人工关节。这一比例在许多医院仍在提高。

      在我国发展也很快,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以外,省市及县医院都以经开展人工关节。每年的例 数正成倍翻番,形势喜人。并发症相应增高。

      >>>>推荐阅读:置换的人工关节可以长期使用吗

      各种人工关节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下降,但由于人工关节人数的增加,并发症的绝对人数有增无 减。长期携带人工关节的人数增加,更使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处理复杂化。人工关节在全国内的长期存在, 使其失败原因不再仅仅以医学因素为主,而是越来越广泛的涉及许多生物学因素。例如磨损颗粒所诱发 的骨溶解。如何使人工关节置换术能用于中年人甚至青年人,使年轻的病人也能获得一个有功能的人工 关节,就必须使人工关节具备20-40年以上的有效使用期这个使命。

      人工关节的历史

      关节成形术始于19世纪中叶,其目的为重建关节功能活动和有关的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功能。 开始时只限于强直对关节所作的截骨成形术。以后,为了使关节活动能力更加理想,又相继有人使用关 节术、肌肉、脂肪,皮肤及带血管筋膜垫等组织的成形术、玻璃、塞璐珞等材料作为间隔物。20世纪30 年代末,出现了金属间隔物并形成现代人工关节,后来只被用于替代一侧关节面即半关节置换术。随后 又出现了替代关节两侧关节面的全关节置换术。[page]

      人工关节的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关节的其它研究、设计生产及临床应用都呈现十分迅速发展。有3个特点: 1.手术的绝对人数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100万人按置人工关节,如按其概率寿 命为10年计。全世界就有约1000万人体内装有人工关节,2/3为髋关节。其主为膝关节,还有肩、肘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不同病症的人工关节有各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除年迈病人外,人工关节置入后应要求具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现在的人工关节并不能满足这一要 求。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可出现各种并发症,而需再次甚至多次施行翻修手术或遗留严重的病残。因此 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持慎重态度。基本原因是应用于其它治疗 (包括手术)方法难以解决的病例。

      [适应证]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非手术治疗或他种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而功能丧失的关节疾病。不伴疼痛 的活动限制、肢体不等长、X线片提示关节严重病损但无显明临床症状的病人,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关节疼痛 难以控制且明显影响功能的关节疼痛,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适应证。

      (1)局部伤病所致的关节疼痛:国内以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关节炎最多,病因包括创伤、发育不 良、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关节表面不平整、关节对合异常、肢体对线不良或关节失稳。

      (2)原发生骨关节炎:在欧美国家居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证的首位,国内统计一般均低于继发性骨关 节炎,但仍然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常见指征。

      (3)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其特点是常为多个关节损害、病人年轻和常伴有 严重畸形。手术应在系统性疾病基本获得控制后施行,并正确的结合病人情况安排手术计划。如安排不当, 将给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带来困难。由于病人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关节畸形,手术难度较高。除 轻度挛缩和畸形可在假体置换时一并矫正外,严重的软组织挛缩和畸形均应先行矫正,然后作人工关节置 换术。若期望通过假体置换一期解决,常难达到目的,且将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累及关节的肿瘤 关节及其邻近骨的假体置换,是骨肿瘤保留肢体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术前术 后常配合化学或放射治疗。术中广泛切除瘤段骨,然后以人工假体重建骨与关节。常使用定制型假体,以 满足不同病例需要。

      3.感染性病变 过去均被列为手术禁忌证。近年来将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感染已被控制病例的报告有 增多趋势,对化脓性感染也有人在抗生素保护下手术清除病变,充分冲洗后一期行假体置换。因感染失败 而作翻修手术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在欧洲有不少一期再置换获得成功的病例,但多数作者仍主张在感 染完全控制后1年以上再行手术。亚洲包括国内已有人在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的同时 ,行一期人工关节置 换术,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禁忌证]

      1.局部或其他部位尚有活动性感染。

      2.局部皮肤、软组织和血供条件很差,术后可能导致切口闭合困难或切口部软组织和皮肤坏死者

      3.神经源性关节病。

      >>>>推荐阅读:关于人工关节置换的疑问

      4.严重骨质疏松。

      5.关节周围肌肉麻痹,难以保持手术后关节稳定或难以完成关节主动活动者。

      6.全身情况或伴发疾病使人难以耐受置换手术者

    2013-06-13 16:51:19

人工关节置换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