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的治疗手法有哪些(一)
皮肤肿瘤的治疗手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应取决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对病灶较小,浅表面边界清楚的基底细胞癌,边缘通常0.5-1cm即可达治愈目的。然而对于病变范围大、浸润深而广,应行边距3-5cm的广泛切除。术中应行冰冻切片检查直至切缘阴性。某些切缘阴性的基底细胞癌仍可有5%左右局部复发率。肿瘤基底切除范围应酌情而定,如头皮浅表的基底细胞癌,可行广泛切除后植皮,累及骨膜者应将骨膜一并切除术皮瓣移植及植皮术。颅骨破坏者应切除病变颅骨及脑膜,以有机材料修复及植皮后皮瓣移植术修复缺损。鳞状细胞癌切除范围基本同基底细胞癌,但一般应行区域淋巴结清除。病变范围甚大侵犯严重的及皮肤癌广切困难者应酌情行截肢术。
放疗治疗
皮肤癌对放疗十分敏感,单纯放疗常可达到治愈的目的。鼻、眼、唇、眼睑和内、外呲区的皮肤癌手术广泛切除有困难可进行放疗。据报道,放疗基底细胞癌的治愈率为96.4%,鳞状细胞癌为91.9%。对病灶小而边界清楚的基底细胞癌,距边缘5mm作为照射范围即可达到治愈目的。但随着病灶的增大,肿瘤向四周及深部浸润的范围亦随之扩大,特别是对边界不太清楚的病例,照射野应扩大至肿瘤边缘2-3cm或更大。放疗常用千伏X线或电子线,其射线能量取决于肿瘤的浸润深度。用常规分割放疗,即2.6Gy/次,每周5次,总剂量视肿瘤大小在60~70Gy。皮肤癌好发于头面部,手术切除后虽然整复外科常能解决术后的整容问题,但放疗不会形成瘢痕疙瘩、挛缩或眼睑外翻,具有保持原有容貌的突出优点。
药物治疗
对小而表浅的基底细胞癌、原位鳞状细胞癌和癌前期疾病,可采用局部涂敷抗癌药物治疗,如用1%-5%5-氟尿嘧啶(5-Fu)软膏涂敷日光性角化病,早晚各一次,持续2-3周,一般在一周以后病灶处出现发红或糜烂,可用皮质醇减轻炎症反应,而不影响5-Fu的疗效。对有数个病灶的浅表的基底细胞癌,同样可用次法治疗,但对较大的病灶或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及原位鳞状细胞癌,局部敷药至少持续6周。一般认为次法对皮肤癌治疗总不如手术、放疗等疗效可靠。皮肤癌一般部采用全身化疗,但Khansur等认为对在原有瘢痕基础上发生的鳞状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通过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为手术或手术与放疗创造条件,另外先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使肿瘤切除范围减少,有利于保持美容。
[page]
皮肤肿瘤的治疗手法有哪些(二)
皮肤肿瘤的治疗手法有哪些
冷冻治疗
1970年代冷冻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癌的治疗。适于作刮除术的皮肤癌亦适于作冷冻治疗。特别是一些富于纤维成分不利于刮除术的病例。经刮除术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更适于冷冻治疗。亦适于位于眼睑、鼻、耳、胸背或鼻尖的直径小于2cm的病灶。但是硬斑型基底细胞癌、冷冻耐受性差者或肿瘤位于眼睑缘、口唇、鼻翼、耳周区、头皮及病灶直径大于3cm的患者应慎用。但病变必须仅限于皮肤者,侵及其它组织器官就不适于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前必须作活检证实为皮肤癌,因为冷冻治疗后没有标本可供病理检查。术者将肿瘤边界加以标记后,将病灶极其周围2-5cm的正常组织作为治疗区域。用液氮喷射器将液氮喷射于肿瘤中央,冷冻可传导到肿瘤的边缘,将维持30s左右。-20C是保证肿瘤致死的最佳温度。临床上估计冷冻是否足够的方法是计算停止适用液氮后到解冻所需的时间。对面部和颈部的小病灶一般至少1.5min,对背部病灶可延长到2min或更长时间。冷冻治疗的优点是比刮除术有更美观的伤口,治愈率可达95%-97%。其并发症主要有水肿、渗出、糜烂、出血、和继发性感染,但多为中度。其对美容的影响较轻微,主要是术后数月的色素改变。
刮除治疗
适用于浅表而小的基底细胞癌、浅表的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和良性病变。术前应行病灶活检。在局部麻醉下用3-4mm大小的刮匙将癌灶挖出后,用1-2mm直径、边缘比较锐利的小刮匙搔刮肿瘤床的四周及其基底,以刮除周围基底正常组织的残留癌。正常组织坚韧不易被刮落,搔刮后用电灼器烧灼肿瘤床的四周及其基底,然后用刮匙刮去烧焦的组织,伤口涂以抗生素油膏。用此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最适用于低复发区的浅表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硬斑型基底细胞癌、复发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较差。其优点是可获得一个光滑而仅有少量色素沉着的美观伤口,缺点是没有切缘的病理检查结果,无法了解切缘有无癌残留,因此对此法应慎用。
2013-06-13 1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