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和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有什么不同?
1.病因不同
脑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产前、产中及后期因素),如先天性脑发育畸形、新生儿休克、缺血缺氧性脑部、头部外伤等。
截瘫的了解与认识介绍(三)
遗传性痉挛性瘫痪主要由遗传引起,为一种家族性疾病。
2.症状不同
脑瘫患者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常表现为四肢肌力异常及姿势异常。婴儿期常以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和异常姿势为主要表现,如患侧肢体明显少动、画圈步态、手握不住东西等。随年龄增长,患者常出现不自主运动(如手部出现舞蹈样不随意动作)、剪刀步态及共济失调症状。除上述症状外,患者会出现感觉、认知、交流及行为等障碍,还可伴有癫痫发作。
中医治疗截瘫的常规方法?
(一)体针治疗截瘫:
主穴:分2组。1、断面九针穴、伏兔(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布有股前皮神经,)、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2、肾俞、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血海、三阴交、髀关(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配穴:调理二便加气海、中极、秩边、天枢、上 、中 、下 。
配穴:小便失禁加关元(位于脐下三寸处。取法: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气海(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八髎,大便失禁加天枢、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热点患者:截瘫都有哪些康复护理方法
断面九针穴位置:上穴为损伤平面上一个棘突,下穴为腰椎5(L5)棘突,中穴为上下穴连线之中点,加上、中、下三穴之两旁夹脊穴,共为九穴。[page]
(二)穴位治疗截瘫:
药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液(维生素B1100毫克/2毫升加维生素B12100微克/毫升)。
每次主穴两组分别取2~5穴。配穴据症取2~3穴。主穴第一组为毫针刺,第二组为穴位注射。血用穴则可针刺与穴注交替。毫针刺法:要求深刺,针深1~3寸,用较大幅度提插捻转,中强刺激强度,使背部穴针感传向麻痹平面以下,腿部穴尽量激发针感。血用穴可用中弱刺激,但要求任脉穴针感传至阴部,秩边斜向内刺,使针感传至小腹,天枢穴传至腹股沟。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1小时。
穴位注射法:上述药液任选1种,亦可交替选用。上下各取1~2穴,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并作反复提插后,以较快速度推入药液,每穴1~2毫升。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
体针10次为一疗程,穴位注射5次为一疗程,隔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相关推荐:
2013-05-31 17: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