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淋病的治疗方法(一)

    淋病的治疗方法(一)

      淋病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可作为淋病治疗的辅助措施,决不可将其当作主要治疗手段,忽视抗菌治疗,否则只会贻误病情,造成本病迁延不愈。

      1、急性淋病:治则清热利湿解毒,验方如下。

      ①土茯苓30g,生苡仁30g,绵菌陈30g,白茅根30g,滑石20g,甘草梢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银花20g,连翘20g。每天1剂水煎服。


    淋病的治疗方法

      ②也可用海金沙散、八正散或鹿角霜丸等。     

      >>>>推荐阅读:淋病治疗流程图

      2、慢性淋病:治则补肾利湿,扶正祛邪,验方如下。

      ①熟地20g,山萸肉15g,淮山药30g,萆解12g,车前子12g,泽泻15g,续断12,狗脊12g,杜仲12g,桑螵蛸9g。每天1剂水煎服。

      ②也可用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或清心莲子汤等。

      淋病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对淋病,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治疗。

      (1)尽早确诊,及时治疗:首先,患病后应尽早确立诊断,在确诊前不应随意治疗。其次,确诊后应毫不迟疑地立即治疗,切莫坐失良机。

      (2)明确临床类型:判断是否为单纯型,或有合并症型,或播散型。临床分型对正确地指导治疗极其重要。

      (3)明确有无耐药:明确是否耐青霉素,耐四环素等,这也有助于正确地指导治疗。

      (4)明确是否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若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时,应拟订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5)正确、足量、规则、全面治疗:应选择对淋球菌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尽可能作药敏试验,过敏试验或β-内酰胺酶测定。药量要充足,疗程要正规,用药方法要正确。应选择各种有效的方法全面治疗。[page]

      (6)严格考核疗效并追踪观察:应当严格掌握治愈标准,坚持疗效考核。只有达到治愈标准后,才能判断为痊愈,以防复发。治愈者应坚持定期复查,观察足够长的一段时期。

      (7)同时检查、治疗其性伴侣:患者夫妻或性伴侣双方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2、一般疗法

      (1)性隔离:禁止性生活。

      (2)休息:伴有高热,严重合并症的STD患者要适当休息,必要时应卧床休息。

      (3)维持水,电解质,糖水化合物的必须与平衡,补充高糖,高蛋白饮食。

      3、全身疗法

      (1)治淋药物的评价和适应证:治疗淋病的药物很多,但应以高效、安全和价格适宜为原则进行选择。


    淋病的治疗方法

      ①青霉素类:通过破坏菌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此类药物适于治疗非耐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引起的淋病,是本病的“标准疗法”。然而,在治疗前不作药敏试验,将其作为常规疗法是不适当的,当PPNG菌株的流行率大于5%时,不应采用青霉素类治疗,而应选用其他制剂。加服丙磺舒的目的是减慢青霉素自肾脏排出,并减少其与血浆蛋白结合,提高血内水平,延长半衰期,以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

      ②β-内酰胺酶抑制剂:PPNG菌株对青霉素和一些头孢菌素耐药的原因,主要是产生了β-内酰胺酶所致。棒酸和青霉烷砜是抗菌活性很弱的化合物,与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通过抑制-内酰胺酶,保护抗生素免受破坏,可抑制PPNG菌株的生长,但对非PPNG菌株则不发挥显著意义的作用。

      棒酸和青霉烷砜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分别与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相似,各适于与后者联合使用。

      ③氨基糖甙类和氨基环状糖醇类:主要作用为抑制菌体蛋白合成。用于治疗对青霉素耐药或过敏的患者。前一类常用者有庆大霉素(genta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 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后一类药物主要是大观霉素(淋必治),它对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引起的单纯型淋病的治愈率高达98%以上,对有合并症型淋病也有极佳的疗效;并且,该药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产生交叉耐药性,使用安全,是治疗淋病的最佳药物之一。

      目前,在一些地区已出现了耐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菌株。其换代产品 trospectomycin的抗菌谱较大观霉素宽,包括Gram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和衣原体,并且,它的组织内浓度更高,半衰期更长,因此对淋病效果更好,还对衣原体性尿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④头孢菌素类:具有破坏菌壁和抑制菌体蛋白合成的作用。虽也属于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但它们对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或十分稳定,因此,对PPNG菌株和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所致的淋病,常能有效地取代青霉素类。大观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它们成为可行性代用品。

      常用的头孢菌素有头孢唑林(cefazolin)、头孢西丁(cefoxitin)、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唑肟(益保世灵)、头孢他啶(复达欣)和 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其中以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和头孢他啶疗效较佳。拉氧头孢(氧杂头霉唑)在脑脊液中浓度很高,很适于治疗淋菌性脑膜炎。

      ⑤氟喹诺酮类:通过抑制DNA旋转酶而抑制菌体DNA及蛋白合成。治疗淋病常用的制剂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 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等。在体外试验中,它们对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据报告,诺氟沙星(氟哌酸)对单纯型淋病的治愈率为97%,依诺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治疗淋病的效果很好,对衣原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2)单纯型淋病的治疗:

      ①敏感菌株致急性单纯型淋病:

      A.如当地无耐青霉素菌株流行,或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480万~640万U,每天分2次肌内注射;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3.0g,1次口服;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3.5g,1次口服;或青霉素G 48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天。以上均在第一天同时口服丙磺舒1.0g;其后均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7天。

      B.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四环素0.5g,口服,每天4次,共7天,孕妇或8岁以下儿童禁用;或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7天,孕妇禁用;或红霉素0.5g,口服,每天4次,共7天。

      ②耐药菌株致急性单纯型淋病:

      A.大观霉素2.0g,1次肌内注射,必要时可增至4.0g。

      B.舒他西林2.25g,1次口服;或1.5g~3.0g,1次肌内注射。均同时口服丙磺舒1.0g。

      C.对大观霉素不敏感者可用头孢西丁2.0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呋辛1.5 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0g,1次肌内注射;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0.25g,1次肌内注射。以上均同时口服丙磺舒1.0g。[page]

      D.对上述药物不敏感或过敏者,可用诺氟沙星(氟哌酸)0.4g,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或依诺沙星(氟啶酸)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0.4g,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或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0.5g,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以上药物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

      E.庆大霉素12万~24万U,分2次肌内注射;或卡那霉素1.0~1.5g,分2次肌内注射;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0.8g,分2次肌内注射。均连用2~3天。孕妇及儿童禁用。

      以上药物治疗后,均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7天。

      (3)有合并症型淋病的治疗:

      ①轻症:

      A.普鲁卡因青霉素 480万U,肌内注射;或头孢西丁2.0g,肌内注射;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3.5g,口服;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3.0g,口服。以上均同时口服丙磺舒1.0g,其后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14~21天;或四环素0.5g,口服,每天4次,共14~21天。

      B.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0.5g,口服,每天4次,共14~21天;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14~21天。

      C.头孢曲松(头孢三嗪)0.25~0.5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10天;或头孢噻肟1.0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10天;或大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10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0.4g,口服,每天2次,共7~10天;或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0.25g,口服,每天3次,共7~10天。其后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14~21天。

      ②重症:指诊断不明;伴外科情况;疑有盆腔脓肿;孕妇;体温超过38℃;门诊治疗48h失败者。

      A.青霉素G 1000万~20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或头孢西丁2.0g,静脉注射,每天4次。好转后改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0.5g,静脉注射,每天4次,连用10天。

      B.四环素0.5g,静脉注射,每天4次。好转后改为0.5g,口服,每天4次,连用10天。

      以上其后均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14~21天。

      ③极重症:指病情严重且反复发作,有中毒症状、盆腔脓肿及合并厌氧菌感染者。

      可用头孢西丁2.0g,静脉注射,每天4次,连用14天;或青霉素G 20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以上均同时用庆大霉素1.5~2.0mg/k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每8小时1次;或克林霉素(氯洁霉素)0.6g,静脉注射,每天4次;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2.0g,静脉注射,每天1次。以上均应在病情改善后至少再用48h,然后继用克林霉素(强力霉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10~14天。

      (4)泌尿生殖器外淋病的治疗:

      ①菌性眼炎:

      A.新生儿淋菌性眼炎:若对青霉素敏感,水剂青霉素G 10万U/(kg·d),分4次静脉滴注,连用7天。若为耐药菌株感染,头孢曲松(头孢三嗪)25~50mg/(kg·d),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连用7天;或头孢噻肟25mg/(kg·d),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用7天;或大观霉素40mg/(kg·d),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7天。[page]

      B.成人淋菌性眼炎:同慢性单纯型淋病的治疗。若为青霉素敏感菌株感染,可用水剂青霉素G 10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5天。如为耐药菌株感染,可用头孢曲松(头孢三嗪)1.0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或头孢噻肟1.0g,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或大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5天。

      ②淋菌性咽炎:头孢曲松(头孢三嗪)0.25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 480万U,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或诺氟沙星(氟哌酸)0.8g,口服,每天1次,共2~3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口服,每天2次,共2~3天;或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2片,口服,每天3次,共7天。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和大观霉素对本病无效。

      ③淋菌性直肠炎:头孢曲松(头孢三嗪)0.25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或大观霉素2.0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或诺氟沙星(氟哌酸)0.8g,口服,每天1次,共2~3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口服,每天2次,共2~3天;或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0.25g,口服,每天2次,共2~3天。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对本病疗效差,一般不用。

      4、局部疗法 局部疗法仅作为抗菌疗法辅助措施,起清洁、去除分泌物等作用。

      (1)泌尿生殖器淋病:

      ①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洁尔阴洗剂或洁肤净洗剂清洗局部,并消毒、抑菌。


    淋病的治疗方法

      ②也可用苦参30g,野菊花30g,银花20g,黄柏20g,蛇床子20g,白矾15 g,侧柏叶15g,水煎外洗患处。

      (2)淋菌性眼炎:应用等渗盐水或眼科缓冲液冲洗患眼,清除分泌物,每2小时1次。冲洗后用0.5%红霉素滴眼液或1%硝酸银滴眼液点眼。

      (3)淋菌性咽炎:可用朵贝尔液含漱或溶菌酶片口含。        

      >>>>推荐阅读:淋病的治疗问题

      5、手术疗法

      (1)淋菌性盆腔炎:淋菌性盆腔炎患者发生输卵管卵巢脓肿,经48~72h积极治疗无效或破裂者,应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清洗腹腔,放置引流,并尽量保留生育功能。

      (2)慢性淋病:慢性淋病并发明显的尿道狭窄者,可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环状切除术。

      6、治愈标准与疗后观察

      (1)治愈标准:在治疗结束后3周内,无性接触的情况下,符合下列标准即可判为治愈。

      ①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②尿液澄清透明。

      ③男性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2周,经前列腺按摩,并全程尿及分段尿沉渣取材,女性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从宫颈口或尿道口取材,分别作前列腺按摩液、尿沉渣或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每5~7天1次,连续2次淋球菌培养均阴性。

      值得注意的是,PCR是通过检测淋球菌隐蔽质粒上的CppB基因存在而确定淋球菌有无的,部分患者治愈后,尿道在一段时间内尚存在有已杀死的含CppB基因无害性、无繁殖力的菌体及其碎片,尽管涂片和培养未检出淋球菌,但PCR可扩增CppB基因,仍可得到阳性结果。因此,PCR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淋病治愈的指标。

      (2)疗后观察:

      ①对青霉素类治疗的病例,治疗结束后3~7天仍持续有淋病表现者,要考虑可能为PPNG菌株感染。应选用针对耐药菌株的药物进行治疗。

      ②经上述治疗后,仍有淋病表现者,可能系对大观霉素或头孢曲松(头孢三嗪)耐药。应作药物敏感试验,改用敏感药物。

      ③经过治疗后,淋病又复发,则为再感染或重复感染,不一定是治疗失败。应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并对其性伴侣进行检查,诊断,必要时予以治疗。

      ④性伴侣的处理:凡在1个月内和淋病患者有过性接触者,均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有淋病证据者,则应按淋病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

      相关阅读:

      淋病的治疗方法(二)

      淋病的治疗方法(三)

      淋病的治疗方法(四)

      淋病的治疗方法(五)

    2013-05-29 17:01:0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