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形成包括很多影响因素,有些因素是先天性存在的,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而有些因素是可逆的,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心理精神因素等。预防心肌缺血应尽量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先天性因素目前还不能改变吗,应积极消除那些可逆性因素。
日常如何预防缺血性心肌病
在这些心肌缺血可逆性因素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肥胖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这些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密切相关,促进心肌缺血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心肌缺血应早期预防这些致病危险因素。在很多发达国家,通过戒烟、控制体重,早期筛查和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使得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显着下降。
预防心肌缺血应从中青年时期就开始关注,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的存在,都应该保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态平和、生活规律,尽量每年到医院进行体检,筛查危险因素。如果诊断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都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缺血性心肌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下面这几项是必不可少的。
调理饮食
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的摄入,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多吃西红柿、红薯、胡萝卜等蔬菜;常喝绿茶,茶叶中含有的少量茶碱有利尿作用,对预防心肌缺血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C能很好地防治动脉硬化,但不宜饮用过浓的茶水;每天坚持吃些黑木耳和菌菇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page] 按时作息
预防缺血性心肌病还要遵守规律的作息制度。心肌缺血患者一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7-8小时,并且应在晚上8:15-8:30就准备入睡。如果能保证1.5-2小时的午睡,可以让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
日常如何预防缺血性心肌病
放松精神
突然的心理应激可造成血压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直至室颤、猝死。所以应保持心境平和,愉快地生活,尽量对事情泰然处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理紧张时,不要踱来踱去建议躺一会儿或把双腿微抬,坐上15-20分钟,可以放松心情。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预防缺血性心肌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一天中,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20分钟。放松地平躺在硬木床或地板上非常有益。对于需要长时间坐着上班的心肌缺血患者来说,应该定时站起来数次,每次3-5分钟。另外,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卧床休息。
2013-05-22 13: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