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职业性因素(化学、物理、生物的)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炎(变应性)、痤疮、烧伤、黑变病等。下面分析一下职业性皮肤病的临床类型:
一、职业性皮炎
(1)接触性皮炎:直接或间接接触刺激物和(或)变应原引起的刺激性和(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接触光敏物并受到日光或人工紫外线光源照射引起的光毒性或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电焊等)引起的急性皮炎。
职业性皮肤病分析
(4)放射性皮炎: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皮炎和皮肤粘膜溃疡见GBZl06。
(5)药疹样皮炎:接触三氯乙烯等化学物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性反应,严重时伴发热和内脏病变。
二、职业性皮肤色素变化
(1)职业性黑变病:长期接触煤焦油及矿物油,橡胶成品及其添加剂,某些颜(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
(2)职业性白斑:长期接触苯基酚或烷基酚类化合物引起的皮肤色素脱失斑。
(3)职业性痤疮:接触煤焦油、页岩油、天然石油及其高沸点分馏产品与沥青等引起的油痤疮:接触某些卤代芳烃、多氯酚及聚氯乙烯热解物等引起的氯痤疮。
(4)职业性皮肤溃疡:接触六价铬、可溶性铍盐等化合物引起的“鸟眼型溃疡”。
(5)职业性感染性皮肤病:接触某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皮肤炭疽、类丹毒、挤奶员结节等职业性皮肤损害。
(6)职业性疣赘: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页岩油及高沸点馏分矿物油等在接触部位引起的扁平疣样、寻常疣样及乳头瘤样皮损,以及接触石棉引起的石棉疣。
(7)职业性角化过度、破裂:接触有机溶剂和碱性物质以及机械性摩擦等引起的皮肤粗糙、增厚与裂隙。
(8)职业性痒疹:由螨、尾蚴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
(9)职业性浸债、糜烂:长期浸水作业引起的皮肤乳白色肿胀、起皱与糜烂。
(10) 职业性毛发改变:矿物油、沥青等引起的毳毛折断或增生等毛发异常。
(11) 职业性指甲改变:长期接触碱类物质、矿物油及物理因素等引起的平甲、匙甲、甲剥离等甲损害。
(12) 其他:与职业接触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玻璃纤维、铜屑以及多种化学物的粉尘或气体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接触乳胶手套、氯丙嗪、林丹、生漆等引起的接触性荨麻疹;接触煤焦沥青、煤焦油、页岩油、无机砷和电离辐射等引起的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
三、如果怀疑得了职业病,请按以下步骤进行:
1、向您所工作的企业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
2、向所在单位索取职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职业史等资料。
3、确定诊断:可到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职业病医院)进行职业病诊断。
4、如果您被确定患有职业性皮肤病,有权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宜从事原工作的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2013-04-26 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