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指的是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另有人报告大部分正常人(>90%)的大便次数为每周3次到每天3次。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
功能性胃肠病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特点可将本病分为溃疡型、动力障碍型和非特异型。
除胃肠及肝胆疾病外,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如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肿瘤、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腹部手术、药物激素、硬皮病等。
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与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有关。如某些激素、食物、药物、体位、妊娠、糖尿病等均可导致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有反胃、烧心、吞咽困难等。还可能有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咽喉炎、肺炎、梗阻型呼吸睡眠呼吸暂停、声嘶等。
少部分患者以咳嗽与哮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反流引起的哮喘无季节性,常有阵发性,夜间咳嗽与气喘的特点。胃食管反流与哮喘同时存在远比人们预计的要多见。哮喘病人中胃食管的发生率一般认为在50%~60%之间。大多数认为是胃食管反流使哮喘加重,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哮喘患者的胃食管反流进行治疗可使呼吸道症状和肺细胞功能得到改变。
胸痛为主时,应与心源性、非心源性胸痛的病因,如怀疑心绞痛,应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等,在除外心源性胸痛后,再进行有关食管性胸痛检查,对这类病人仔细寻找食管性病因是必要的。
四.慢性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_obstruction IPO)是一种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动力障碍也可能累及食管、胃和结肠。
继发性肠假性梗阻有确定的病因基础,除由胃肠疾病引起以外,也常见于全身性疾病,例如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原发性肌病、内分泌病、神经病、药物因素,其他如空回肠旁路手术,空肠憩室病、精神病。
原发性肠假性梗阻必须在排除上述疾病和机械性梗阻之后,才能考虑诊断。
便秘可分为器质性或功能性便秘。要明确便秘的原因除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和作全身检查外,尚需作相关检查包括粪便检查、直肠指检、结肠镜、胃肠X线检查等可排除器质性病变。
2013-04-19 15: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