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股骨干骨折的康复锻炼怎么进行

      股骨干骨折的康复锻炼

      股骨干骨折由于髋外展肌附着点高,而内收肌附着于股骨近于全长部位,故而股骨干骨折往往向前外侧成角。股骨干上1/3部的骨折时,因其近段有屈髋肌附着而使骨折近段呈前屈位。所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常用牵引法来达到复位与维持的目的。必要时做切开复位内固定。

      以股骨干骨折做牵引治疗者为例,做牵引后3~4天开始卧位保健操,做踝与趾主动运动和髌骨被动运动。术后第 3~4周,开始在医护人员扶助下在牵引架上做有助的膝屈、伸运动,可以让患者通过牵引支架上的滑轮拉动患腿做自助的膝屈、伸练习,逐渐增大运动幅度。应做积极的上肢支撑练习,与髋部骨折时相似。

      术后第3个月,开始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抗阻练习。

      恢复期骨折已有连接,停止牵引后治疗者已去除支架,可以练习在床沿上坐,并于坐位做躯干运动及髋、膝、踝的主动运动,积极进行双上肢支撑练习。1周后增加床沿坐,做踏脚凳上的踏步动作练习,再1周增加斜板上站立练习。体力较好时,可以开始扶双腋杖站立。做坐下与站起的练习。第4周开始患肢不负重扶双腋杖或在平行杆中步行。第6周开始双腋杖四点步行。第8周开始单拐步行。第10周开始用单手杖步行。

      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膝关节功能损害越大,血肿容易使股中间肌粘连,造成严重的膝活动度障碍。应早期采用物理治疗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早日开始股四头肌和髌骨的操练非常重要。在恢复期,物理治疗也宜长期进行。可做持续被动运动(CPM)以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

    2013-04-18 14: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