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痢疾形成病因是什么

      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痢下赤白为主症,大多由于感受时邪疫毒或内伤积滞所致。痢疾延久可转为"休息痢",往往缠绵难愈。那么病因是什么?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痢疾杆菌所致,故称其为细菌痢疾,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一般又分普通型、轻型、重型及中毒型。慢性则分为轻型及重型。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

      1、感受湿热湿热或疫毒之邪侵入胃肠之间,蕴结于内,与气血相搏,大肠气机受阻,升降失利,使肠壁、脉络受损,传导功能失职而下痢赤白。热重于湿者,痢下赤多白少。

      若疫毒极重化火内炽,引动肝风,则出现惊厥抽风等症。湿热疫毒上攻于胃,胃气失降则出现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腹胀等噤口痢的证候。

      2、感受寒湿脾胃素亏,大肠气弱,风冷暑湿之邪乘虚而入,凝结肠胃,以致气机不畅,肠道传化失司而成本病。

      痢疾迁延失治,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胃肠受损,耗气伤血,脾气不健,中阳不运,虚坐努责,则下痢脓血粘冻,此类痢疾多为迁延性痢疾或慢性痢疾。

    2013-01-10 13:12:43

小儿消化疾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