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简称脑瘤)是发生在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转移瘤,脑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由于它浸润性生长,绝大多数胶质瘤不能彻底切除,因此,放射治疗是治疗脑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脑转移瘤的护理与观察
心理护理:脑瘤恶性程度很高并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悲观绝望,情绪低落,常常意识到死亡威胁的存在,表现出极度的恐慌,对治疗信心不足,尤其是晚期患者 。对此我们应有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经常与患者交谈,以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来教育和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充分肯定放疗取得的效果,使他们解除顾虑,坚定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指导: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高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青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者,按结肠行走方向按摩,刺激肠蠕动,必要时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及缓泻剂。
配合放疗指导:
1、放疗区域剃除头发,保持清洁。
2、放疗中摆好位后,勿自行移动,避免照射误差。
3、颅内压显著增高、意识障碍、神志不清者,应禁忌放疗。
4、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勿摩擦、搔抓、曝晒、用肥皂擦洗、涂刺激性药物,防止理化刺激,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
5、定期复查血象,每周检查血常规1次,白血球在4000以下,血小板在10万以上,须停止放疗,配合药物治疗。
病情观察
头痛脑瘤患者常出现定位性头痛;慢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有频繁呕吐而无明显头痛;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头痛剧烈;如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和烦躁,常是脑疝的前期症状。呕吐 患者出现呕吐,应注意区别是颅内压增高所致还是治疗所致,前者常无恶心感,为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多在剧烈头痛时发生,呕吐后头痛减轻,后者常有恶心感,为非喷射状呕吐。瞳孔 颅内压增高早期,多是双侧瞳孔缩小,然后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一侧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去大脑僵直示脑疝形成;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可能是脑疝的早期症状。意识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嗜睡、迟钝,逐渐至昏迷;慢性颅内压增高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淡漠和呆滞。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颅内压缓慢增高时,生命体征无多大变化。颅内压升高早期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呼吸变慢,可有中枢性发热;后期呼吸浅、促、不规则,脉搏逐渐变弱,体温、血压下降。
休息与体位的指导
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尽量减少探视人员,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定时通风换气,定时空气消毒,严禁患者及家属在病房内大声说话、吸烟。
2、尽量不外出,如外出时需有人在旁陪伴,地面勿过湿,防跌倒、摔伤。
3、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呕吐时应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有意识障碍者应防止鼻咽部分泌物流入呼吸道,以免引起呼吸道阻塞,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黏稠时,轻拍背部或超声雾化、蒸气吸入。
4、有肢体功能障碍者,应帮助患者被动活动肢体,以减轻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
2012-12-28 13: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