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做冠脉搭桥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凡两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接受过冠脉成形治疗并在冠状动脉内安装支架的病人,若再发生心绞痛,也需及时行搭桥手术。这样做不但可消除心绞痛,使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能够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搭桥”前做什么?

      手术前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据此决定搭桥的数目和位置。还要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大小便常规等诊断,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况。此外,术前还要严格控制感染,停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练习腹式呼吸,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等。

      “搭桥”后觉得如何?

      冠脉搭桥术对减轻心绞痛有“吹糠见米”的效果。很多病人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术后1~2个月,能胜任轻便工作。术后3~4个月,基本复原。

      需要提示的是,影响冠脉搭桥术效果的一个重要起因是术前的心功能状况。有心绞痛的冠心病病人应趁早去就诊,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才想到要“搭桥”,由于那时已有太多的心肌细胞坏死,会给手术后的恢复带来困难。

      “桥”能保持通畅多久?

      一般以为,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为60%~70%,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会更高。但由于人体动脉数目有限,且有些动脉因轻易痉挛、管腔太细或有病变,不适合搭桥,因此,动脉搭桥当然效果好,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

      怎样“搭桥”的?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位于腿部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其他血管,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病变的远端之间搭桥,使主动脉的血液通过移植的血管供给到冠状动脉的远端,以恢复相应心肌的血液供给,改善心肌缺血状态,解除心绞痛症状。简单地说,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达远端。

      可用于“搭桥”的血管通常是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

      一般地说,静脉“搭桥”损伤小些,操纵相对简单,但远期效果比动脉差,适用于年龄较大的病人。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相对难一些,但远期效果较好,适用于较年轻的病人。通常,80岁以上的老人单独用大隐静脉“搭桥”;60岁以下者,可考虑动脉搭桥;60~80岁者,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搭桥”。手术在全身麻醉、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2~3小时。 

    2012-12-28 1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