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的解剖层次
海港医院 2012-08-13
(一)上面:舌的上面又称舌背,以“^”字形的界沟分界,将舌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界沟尖端有盲孔,为胚胎甲状舌管的咽端遗迹。此管如未消失,可形成甲状舌囊肿。舌前2/3位于口腔,称为舌体;舌后1/3为舌根,构成咽前壁。舌背粘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 舌体背部的粘膜遍布乳头,分以下4种: 1.丝状乳头:数目最多,体积甚小、呈白丝状,司一般感觉。 2.菌状乳头:数目较少,色红、菌状,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而稍大些,有味蕾,司味觉。 3.轮状乳头:一般为7—9个,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体积最大,呈圆轮状,周围有深沟环绕,沟内有味蕾,司味觉。 4.叶状乳头:为5—8条并列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易患叶状乳头炎。 舌根部的粘膜则无乳头,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但不要误认为肿瘤。 (二)下面:下面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移行到舌下区,正中粘膜皱襞为舌系带。舌系带过短或附着过前时,常造成婴儿吸吮困难,及言语吐字不清,需行手术治疗。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粘膜皱襞名伞襞,向前内方行至舌尖。左右伞襞与舌系带间的三角区内,有舌神经及舌深动、静脉穿行。它们近舌腹部粘膜,以舌静脉最浅,清晰可见。术中须防损伤。 (三)中间层:舌中间层为横纹肌,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分为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舌垂直肌。肌纤维纵横交织,收缩时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主要起自下颌骨、舌骨、茎突及软腭而止于舌,分别称为颏舌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舌腭肌,收缩时依肌肉纤维的方向变换舌的位置。
口腔溃疡与以下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
牙痛的种种疾病
1.风热牙痛 主证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
舌淋巴回流的特点
舌的淋巴管极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一部分回流到颏下或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或全部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
舌的解剖层次
(一)上面:舌的上面又称舌背,以“^”字形的界沟分界,将舌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界沟尖端有盲孔,为胚...
智齿冠周炎
智齿(第三磨牙)牙冠周围的软组织炎症为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年,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