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小心腰椎发生“交通拥堵” 腰椎狭窄需谨慎

哈尔滨武警医院(骨科)   2011-11-12

  人体作为一台极端密集复杂的“仪器”,为协调各器官、组织与细胞的活动,需要发达的“交通系统”作为保障。脊柱作为在“交通干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久坐、长时间驾车、外伤等因素,脊柱这条“干道”也会遭遇交通拥堵——椎管狭窄,其中尤以腰椎为甚。如何疏通腰椎这条交通干道呢?这个问题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拥堵表现。

  一、拥堵表现——腰椎管狭窄的病理症状

  1、阵发性跷脚是典型症状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里程碑,虽使双手得到了解放,却从此给脊柱加上了沉重的负担。年轻人关节软骨、韧带等结缔组织弹性较好,即便是剧烈运动带来的冲击也能吸收掉。而一旦进入中年,椎间盘等组织的含水量逐渐下降,弹性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维护脊柱稳定性的微带也会增生肥厚。

  椎管内供神经和血管通过的空间本就十分狭小,如今硬化增生的椎间盘和韧带再来凑热闹,腰椎管难免会“交通堵塞”。下肢的感觉和运动要靠神经的支配,腰腿部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除要靠血管。拥堵后,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神经无法自如支配双下肢运动,老人会感觉双腿无力,走路困难。稍作休息后,压迫减轻,腿部酸胀不适、跛行症状改善。故阵发性的跷脚是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千万别再以为长时间站立、行走后腰酸背痛是年龄增长的必然。

  2、起床时酸痛症状为最轻

  腰酸腿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人将其归咎于“风湿”。但风湿和腰椎管狭窄症状有明显不同。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的紊乱,是的关节软骨、韧带等结缔组织受损,患者会有“晨僵”的典型症状。即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疼痛、运动受限,经过一段时间的热身,各种不适可以显著缓解。

  而腰椎管狭窄恰恰相反。经过一夜的睡眠,椎间盘和韧带不受体重的压迫而得到充分的放松,对神经和血管的压制也有所改善,所以,刚起床时的症状最隐匿,甚至感觉不到任何不适。活动一段时间后,酸痛不适会再次出现。专家指出,除此之外,腰椎管狭窄还有一个典型症状——当人体处于直立状态时不适加重,弯腰后有所缓解。

  二、腰椎管狭窄的预防保健

  1、床铺要软硬适度,避免床褥过硬或过软,使剂得到充分休息;睡觉时头颈部要呈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避免要不受风、寒侵袭,防止要不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因机理不平衡造成腰的劳损。

  2、正确用。搬抬重物是,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当在背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子不宜大;用腰时间过长时应改变腰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止劳损,也可以佩戴保护作用的宽腰带。

  3、坚持要不保健运动,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活动,使腰椎始终保持生理应力状态,加强剂腹肌练习,可以增强腰椎稳定性,对要保护强,防止退行性改变的发生。

  4、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要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

  5、平时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腰椎管狭窄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养成良好的姿势来预防腰椎管狭窄。

  三、疏通方案——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仅靠拍摄腰椎X光片还不够

  不少老年人以为每年体检拍片就不用担心腰椎管狭窄的发生。从专业医学角度来看,X广虽然能清晰地显示骨骼的影像,但无法显示软组织的影像,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所在部位呈空缺状。医生根据周边的骨骼影像才能间接判断软组织形态和健康状况。加上X是将立体的影像投射在平面上,就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故单靠每年拍摄X光片,难以及时、准确地提出腰椎狭窄。磁共振坐位新一代医学影像设备,是借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来实现的,因而对软组织的显像特别清晰,而且不会给人体造成辐射伤害。

  轻症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腰椎管这样的“交通要道”发生了“拥堵”,大借助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十分有限。早期症状轻微时,通过服、物理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疗。虽然一些解热镇痛可以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会带来消化道刺激,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的损害。牵引、热疗等物理治疗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不能治疗疾病。还可以采用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但保守治疗只能子啊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根除病根。专家建议,当症状发展到影响工作生活时,进行性加重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微创减压助理患者驱除痼疾

  很多人对手术带有恐惧心理,以往传统手术即是在脊柱后面开一个12-15厘米长的切口,把背部肌肉剥离牵开,然后把椎管后壁切除,创伤大,对肌肉损伤严重,切除了极易引起脊柱不稳定,手术出血多。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微创治疗腰椎狭窄,如“GRT热凝靶点术”治疗过程中,在CT下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在数字减影下进行时时检测,用一根直径只有0.5mm的穿刺针,通过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进行热凝消融,数据精确到1mm以下。整个操作,精确,严谨,15-20分钟便可完成整个手术。该技术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率高,创口最小,治疗时间,无感染,无复发等优势。

  武警医院骨科专家刘广义表示,通常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后,仍有腰腿疼痛;行走距离较短或短时间站立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和双下肢麻木;CT或MRT检测发现狭窄严重,压迫明显,下肢麻木疼痛;并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患者均可选择GRT热凝靶点术微创手术治疗。

 

资讯推荐

世界脊椎日 关爱颈、腰椎...

  10月16日是世界脊椎日,在脊椎病剧增的情况下,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支持,世界脊椎组织将每年的10月1...

哈尔滨较好的骨科医院是哪...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骨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并呈年轻化增长趋势。选择一所优秀的骨科医院成为很多骨病患者面临...

专家讲解强直性脊柱炎的六...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以脊柱病变为主要特征,因此临床上有很多并发症,以下即是...

“四联通痹疗法”治疗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

IRM介入融通术研发与治...

  股骨头科研组长介绍,股骨头坏死是由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具体原因是当髓内压增高,髓内微循环淤滞,静脉回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