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心脏瓣膜病手术认识误区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2012-03-29

【摘要】:由于社区健康教育不足,人们目前对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心脏病人失去了手术治疗的较好时机甚至完全丧失了治疗机会。

心脏疾病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或者工作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心脏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社区健康教育不足,人们目前对心脏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心脏病人失去了手术治疗的较好时机甚至完全丧失了治疗机会。

误区一:先天性心脏病要等到小孩大一些才手术治疗

很多父母误以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只有到五六岁后才能手术治疗,事实上,此时很多孩子已错过了较好手术时机,而且可能再也无法**了。在一次地区筛查中发现,约有7.6-10%的儿童由于时间耽搁太长,心肺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已经永远失去了治疗机会。

随着外科技术和手术后监护技术的发展,即使是新生儿(出生30天内)也能接受手术治疗,挽救生命的机会也将大大提高。严重、复杂的先心病患儿一生下来就要尽早手术,否则无法生存。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小儿生下来会因为严重缺氧而需行急症治疗手术,或尽早或行分期手术改善病情为下次治疗术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患儿才能生存;如果一味等年龄大才手术,这样就会失去手术机会,因为这样的患儿大部分是长不大的。

误区二:心脏瓣膜疾病要等到心力衰竭后才手术

很多患有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认为,瓣膜病是慢性病,需要慢慢调养,而开刀手术会大伤“元气”,开了刀就无法恢复正常了;所以很多瓣膜病的病人能拖则拖,一直拖到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才会到心脏外科来寻求手术治疗。这是我们在临床上最常遇到的认识误区。恰恰到了这种时候,再好的外科医生都无能为力了。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心脏瓣膜病变,风湿性也好退行性也好,只要瓣膜发生病变以后,瓣膜本身的病变是无法自行好转的,内科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病情进展的速度。换句话说,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病情仍然会继续加重。

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一定要经常与心胸外科医生联系,密切门诊随访,一旦病情发展加重,就要尽早手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切莫因害怕手术而失去较好手术时机。

误区三:心绞痛不严重,吃吃药就可以了

有不少人认为冠心病无非就是心绞痛,心绞痛不厉害说明冠心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这是很危险的一个认识误区。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较严重,并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临床表现;还有很多冠心病病人,可能只有轻度劳累后才发生心绞痛,但其病情可能已很严重,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易致突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

如何选择治疗时机,主要不是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重不重,而是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不严重、心脏功能状况和有无其它并发症情况。

要提高心脏病的治疗效果,需要依靠临床心脏内外科专科医生、社区健康服务者和媒体宣传的共同努力,使承受着心脏病之苦的人们逐步走出关于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的误区,获得恰当的治疗,重新享受健康的人生。只有“心”的健康,心脏病人才有新的希望。



资讯推荐

早搏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摘要:频繁早搏大多由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治疗早搏要注意加强对以上原发病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靠谱...

  摘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心电图能够捕捉到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来...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

  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瓣膜疾病,常由风湿热后遗症引起,长时间内可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主动脉瓣狭窄的治...

剧烈胸痛查主动脉夹层

  摘要:主动脉夹层典型症状就是产生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血压没有上升,基本保持平稳甚至下降。胸痛与心肌梗塞类似,...

预防肺癌复发要注意什么

  摘要:专家介绍,预防肺癌复发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还应在术后、术中预防肺癌复发,严格输血指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