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治疗房颤的利弊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2012-03-09
【摘要】:外科手术治疗房颤通常是在进行其他心外科手术时,如瓣膜置换的同时进行房颤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的适用人群比较有限,且手术过程复杂、损伤较大。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不规则的心跳为主要特点。正常人的心跳在60~100次每分钟,而房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350~600次,心房内肌纤维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能力。发生房颤时,患者会明显感到心脏不规则地跳动、胸闷、呼吸不畅。
据有关统计,在国内有房颤患者约800万左右,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国内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为1%,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3%~4%,8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10%。
房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发生在心脏有重病的病人,只有极少数发生在心脏本身没有什么大病的人(这时候医生往往称为特发性房颤)。急性心肌梗死时也易发生房颤,发生率约为10%~15%。据统计,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的病人更易发生房颤,这是因为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功能减弱、左心衰竭,使左心房压力升高从而促发房颤。另外,当供应心房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分支发生堵塞时,会发生心房心肌梗死,这样有病变的心房肌与周围正常心房肌之间会产生异常电活动,也是导致房颤发生的一个原因。
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属于微创介入技术的导管消融术等。
房颤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起到抗凝、转复房颤和控制心室率的作用。抗凝可以遏制血栓的形成,减少血栓和脑卒中的危险;转复房颤可以在一部分患者中起到预防房颤发作和转复房颤成为正常窦性心律的作用;减慢心率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心率,减轻患者“心慌”的症状。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
外科手术治疗房颤通常是在进行其他心外科手术时,如瓣膜置换的同时进行房颤手术治疗。外科手术的适用人群比较有限,且手术过程复杂、损伤较大。
导管消融术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给与导管接触的局部心肌组织,使局部心肌的温度升高,阻断引发房颤的不规则电活动,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这种微创治疗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开刀、创伤小、安全系数高,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可随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医生。患者术后恢复也较快,一般12小时左右即可下地活动。需提醒的是,导管消融术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患者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早搏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摘要:频繁早搏大多由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治疗早搏要注意加强对以上原发病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靠谱...
摘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心电图能够捕捉到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来...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
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瓣膜疾病,常由风湿热后遗症引起,长时间内可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主动脉瓣狭窄的治...
剧烈胸痛查主动脉夹层
摘要:主动脉夹层典型症状就是产生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血压没有上升,基本保持平稳甚至下降。胸痛与心肌梗塞类似,...
预防肺癌复发要注意什么
摘要:专家介绍,预防肺癌复发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还应在术后、术中预防肺癌复发,严格输血指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