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心脏术后预防房颤必要合理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2012-03-01

【摘要】:心脏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0%~40%,是卒中、心衰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费用。因此心脏术后对房颤进行预防性干预十分必要。

房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不规则的心跳为主要特点。正常人的心跳在60~100次每分钟,而房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350~600次,心房内肌纤维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能力。发生房颤时,患者会明显感到心脏不规则地跳动、胸闷、呼吸不畅。

据有关统计,在国内有房颤患者约800万左右,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国内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为1%,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3%~4%,8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10%。

心脏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0%~40%,是卒中、心衰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费用。因此心脏术后对AF进行预防性干预十分必要。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AF治疗指南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心胸外科术后AF预防和治疗指南指出,预防AF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索他洛尔、镁剂。几乎所有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都显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脏术后AF发生率,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及相关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现有指南强力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预防AF的一线药物。预防性应用胺碘酮有类似可信证据,但随机对照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数患者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其预防效果可能部分来自β受体阻滞剂。因此指南推荐,对于不能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脏手术患者,可应用胺碘酮预防AF,同时应在术中安置临时起搏导线,对胺碘酮引起的心动过缓给予保护。

除β受体阻滞剂和索他洛尔的对照研究外,绝大多数研究是比较各药物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少有β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的直接比较。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这项研究比较了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然而,正如研究者所说,该研究的局限性还在于:①非双盲法;②入选对象仅为稳定患者,对AF高危患者的治疗无参考价值;③术前胺碘酮组患者停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倚;④胺碘酮给药时间、剂量、途径的不同均可影响疗效。

总之,关于β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对于心脏术后AF预防是否具有同等作用,还需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或荟萃分析进行验证。根据现有指南,对心脏术后AF进行预防性干预是必要合理的。



资讯推荐

早搏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摘要:频繁早搏大多由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治疗早搏要注意加强对以上原发病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靠谱...

  摘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心电图能够捕捉到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来...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

  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瓣膜疾病,常由风湿热后遗症引起,长时间内可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主动脉瓣狭窄的治...

剧烈胸痛查主动脉夹层

  摘要:主动脉夹层典型症状就是产生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血压没有上升,基本保持平稳甚至下降。胸痛与心肌梗塞类似,...

预防肺癌复发要注意什么

  摘要:专家介绍,预防肺癌复发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还应在术后、术中预防肺癌复发,严格输血指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