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生命的颈椎病--颈心综合症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2013-03-01
颈椎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之势,中年人患此病者亦不鲜见。颈椎病不仅令病人感觉颈部不适、活动受限,而且因颈部的骨质增生可刺激压迫交感神经,影响内脏,累及心血管系统,产生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心电图出现缺血性心肌改变、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还可引起血压升高等症状,这些表现分别被称之为“颈性心绞痛”、“颈性心律失常”、“颈性高血压”,统称为“颈心综合征”,属颈椎相关性病变范畴,发病率占到心电图和血压、心律异常人群的40%以上。
颈心综合症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颈椎病中老年多发,症状随年龄增大而加重,极易误诊、误治。这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因外伤、劳损等积累性损伤,使颈椎及椎旁软组织损伤或颈椎骨质增生、颈间盘突出或颈椎失稳等退行性变导致无菌性炎症,压迫、刺激或牵拉神经根、脊髓或交感神经链,而引起错综复杂、似乎与颈椎病不同的症状。
颈部的交感神经干位于颈椎横突前方,一般有3~4个神经节,即颈上、颈中、中间和颈下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分布于心脏。当颈椎横突退行性变,特别是第2、3节颈椎压迫或牵拉其前面的交感神经节,使其发出的心神经尤其是心上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发生障碍,即可导致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也可因骨赘刺激或压迫脊髓和脊髓血管,引起侧角内交感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或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延髓内心血管调节中枢缺血,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颈性心绞痛:典型的发作为突发性疼痛,疼痛多位于胸骨中段或上段的后面,亦可波及心前区的大部分,多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可呈压榨感或窒息感,常伴有胸闷、气急、头晕脑胀、失眠、多汗、易激动、颈部酸胀不适等。血脂可偏高或正常、心负荷试验多无异常,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
颈性心律不齐:一般无心血管等器质性病变,常因体位改变而诱发,多呈反复发作并呈逐渐加重趋势,服用抗心律不齐药物多难奏效。
颈性高血压:多有动脉硬化趋势但无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病变,血压波动大,多因姿势改变而引发,服降压药效果不佳。
颈心综合症的诊断与鉴别
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心绞痛、心律不齐和高血压,久治不愈时别忘了查查颈椎,也许病根就在颈椎。这时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并没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脑血流图却可见血管紧张度增高,流入脑部的血流量左右不对称,可相差20%~50%。若颈椎X线片、CT或MR(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多在伏案过久或扭头、甩头后诱发,即可初步确诊,按颈椎病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当可确诊。
中、老年人也是冠心病多发年龄,所以“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它与劳力负荷增加、情绪激动无关,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不能缓解;而颈椎负荷增加却常常是此类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如高枕卧位,长时间维持过度仰头、低头的体姿,长时间头颈转向一侧,脊背受凉、潮湿、扭伤、劳累等。
但由颈椎摄片诊断颈椎病后还不能立即排除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护:平卧休息2小时后与卧床前心电图进行对比;取坐位,1 分钟内完成45度以上的左右转颈各30次,对比转颈前后的心电图。如卧位后,ST段及T波呈缺血性变化,散步后消失;转颈后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又出现或加重,说明心电图变化与颈部负荷有关,可确诊为“颈心综合征”。冠心病则与此不同,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与颈部负荷增减无关,仅在活动或运动时加重。因此,卧位试验与转颈试验是鉴别“颈心综合征”与冠心病的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颈心综合症的治疗
颈心综合症的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如纠正高枕卧位,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约1个拳头高);避免过度仰头、低头或长时间头转向一侧;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脊背受凉;局部进行理疗,热敷;适当的颈部体操以活动颈部,可缓解或减轻“颈心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有:
一、局部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全身放松,医者双掌平推肩背部及肩至上肢,并在肩胛区、肩内缘进行缓慢揉按10分钟。然后患者改为侧卧位,医者用拇指自上而下缓慢而深沉的按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4-5遍,并在斜方肌后缘、肩胛提肌、项韧带等处的阿是穴加拨按理筋手法8分钟。
二、椎间盘介入疗法:介入疗法目前采用的有射频技术、激光技术、臭氧技术等,通过降低椎间盘的压力和减轻椎间盘表面交感神经末梢的张力以此反射性的缓解颈交感神经链的兴奋性,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脊柱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治疗:目前最先进的直视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特点。
三、星状神经节阻滞 病人取仰卧体位,枕下垫薄枕,稍屈颈收下颌,使颈前肌放松。进针方法:常规皮肤消毒,左手中指尖紧贴胸锁关节上方约两横指(环状软骨平面相当于第6颈椎横突)处沿气管壁轻轻下抠,将胸锁乳突肌及其深面的颈总动脉鞘拉向外侧,指尖下压,可能到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手指固定不动。右手持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沿左手中指甲缘快速进针,遇到骨质即为第6颈椎横突。稍进针2mm,使针尖离开颈长肌,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无气后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10ml,拔除针后压迫4-6分钟,观察1小时未见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医院。采用左右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方法,3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护理和管理
一、 健康教育 。
二、 每日测血压一到两次并记录 。
三、 每周一次心电图检查。
四、 每日必须坚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不适为过的锻炼原则训练。
五、 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情绪稳定、减少波动,以配合治疗。
六、 降压药的停用需缓慢减量,不可突然减量(血压在治疗后迅速恢复正常者例外) 。
威胁生命的颈椎病--颈心...
颈椎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之势,中年人患此病者亦不鲜见。颈椎病不仅令病人感觉颈部不适、活动受限,而且因颈部的...
睡眠监测——帮您找到“打...
很多人认为睡觉打呼噜(打鼾)是小事,不过是影响别人睡觉而已。其实不然,打鼾很多时候是一种病态,睡眠中往往还...
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核心提示: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生命的安全,做好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心肌梗死被医学界认为是...
心肌梗死的生活习惯
核心提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好不要在饱餐后立刻洗澡,这样导致急性心梗的发作。 饱了发...
地中海贫血预防重在婚前检...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障碍导致,导致地中海贫血的原因很多,那么地中海贫血应该如何预防,专家告诉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