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房颤治疗与监测要规范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2012-02-10

研究表明,房颤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增加5~6倍。研究人员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房颤中风危险的评估与抗栓的规范化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升高、左房血栓。而抗栓治疗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则揭示了华法林在房颤抗栓治疗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显示,调整剂量的华法林(1NR2.0~3.0)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可使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的相对危险下降56%,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52%。但是,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只有9.64%接受了华法林治疗,而且其中24%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进行至关重要的抗凝监测,从而造成了用药隐患。

房颤患者应当接受规范的华法林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规范监测。

五管齐下救治急重症冠心病

急重症冠心病是冠心病人发生的恶性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终末期心力衰竭等,患者就治难度大,死亡率高。国内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急重症冠心病在冠状动脉移植(搭桥)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身骨髓细胞移植、左心室成形术、左心辅助等手段及心脏移植术,五管齐下进行救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通过系统的分组研究,对急重症冠心病的救治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其一,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伴中度以上左心功能低下的重症冠心病患者,若血管条件许可,左室存活心肌和梗死心肌并存者,在“搭桥”同时联合细胞移植和左心辅助,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远期疗效。

其二,急诊抢救时,对于以恶性心律失常、机械性急症血流动力学紊乱为特征的患者,安装体外膜式氧合器支持设备,其救治成功率优于安装左心室机械辅助设备;而对于以心肌损害为主的急重患者,选择性安装左心室机械辅助,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其三,对于常规治疗无效、已至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症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移植,或通过左心辅助技术过渡到心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资讯推荐

早搏患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摘要:频繁早搏大多由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治疗早搏要注意加强对以上原发病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靠谱...

  摘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心电图能够捕捉到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来...

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方法有...

  摘要: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瓣膜疾病,常由风湿热后遗症引起,长时间内可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主动脉瓣狭窄的治...

剧烈胸痛查主动脉夹层

  摘要:主动脉夹层典型症状就是产生持续性的剧烈胸痛,血压没有上升,基本保持平稳甚至下降。胸痛与心肌梗塞类似,...

预防肺癌复发要注意什么

  摘要:专家介绍,预防肺癌复发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还应在术后、术中预防肺癌复发,严格输血指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