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疾病不等于心身疾病
合江县人民医院 2012-11-08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这两个医学术语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或是对于一般的当事人来说,这两个概念完全是一样的。为提供求医之便,有必要加以说明。
人类的疾从心身因果关系上看,可以有四种,但就病变实质而言,则有两类: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中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它的研究、处理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则是另外一回事,其“发病”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如:癔病、心因性阳痿、强迫行为等等。
人们为什麽容易将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混为一团呢?一是、因为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如医学上说的神经系统损伤所具有的精神现象,有的时候,这些人具有的精神现象与正常人精神不佳时的情况相类似,例如:好发脾气、不理人等。患身心疾病的人还有一个特点,是由于无法摆脱自身生理上的痛苦,所以就对自身的人格产生否定的认识,此时,病人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当事人的精神表现就似乎是分不开的了。患“心身疾病”的当事人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也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其他生理系统损伤病变时相似的生理痛苦,当事人这个时候真的感到自己生“病”了。据统计,医院有近30%的患者是这一类“病人”其中癔病是最有代表性的。
心身疾病、身心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按照中医学的说法: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心身疾病治疗上可选用疏肝解郁法,行气宽胸、安神定志法。西医一般用谷维素、维生素B1或小剂量安定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同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心理上的疏导。行为指导等。
由此可见,心身疾病、身心疾病都必须诊断明确,实施合理的康复计划、对症下药。患者则应豁达、乐观地对待疾病,与医务人员紧密配合,才能药到病除,早日康复。
孕妇孕前保健应该保些啥
为降低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即出生缺陷发生的比率,卫生部目前正在酝酿一项孕前保健制度,并委托北京大学生育健康...
教你如何看检验报告——转...
肝功能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指标,其中转氨酶更是许多单位体检的必需指标之一。然而现在许多医院的检验报告单都...
感冒就用抗生素是错误的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
经常感冒怎么办
1、首先要明确到底是否是感冒,因为慢性或过敏性鼻炎发作时的症状与感冒相同。 2、肺结核患者...
感冒和流感有何不同?
感冒俗称“伤风”,流感则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此感冒非彼感冒,二者必须分清。 感冒即普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