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湿疹有防有治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2012-11-02
婴幼儿湿疹俗称“奶癣”,多发生于出生后至两岁的婴幼儿,其发病与体内外多种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多数患儿是由于吃母乳或牛奶、**白等食物过敏引起。湿疹经过治疗,症状会很快消除,但稍不注意就会复发,尤其在冬季皮疹更加严重。为避免孩子因为长“奶癣”而影响生长发育,应做到“避、替、忌”三字预防措施。
避———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
1.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等;
2. 海产类食物,如鱼、虾、蟹等;
3. 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4. 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
5. 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
6. 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
7. 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
8. 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
9. 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柠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
忌———对某一种不明确的过敏原因,患儿可查血,逐一排查过敏原。如果明确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就较好忌口了。
替———虽然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但饮食不宜控制太严,以免影响营养及生长发育,如对牛奶过敏,可用豆类替代。
很多妈妈担心给孩子用激素类药物,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者减弱皮肤的抵抗力等。湿疹严重时并不禁忌使用激素类药物,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用量和用药时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