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力问题早干预
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 2012-11-02
儿童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很关心的话题,但是专家表示,其实许多孩子的视力问题在出生后不久就应该发现并进行干预,但由于家长缺乏有关知识,结果耽误治疗。
“即使是天生盲儿,如果及早干预,有一部分都有可能恢复一定视力,更不要说那些弱视、白内障的孩子了。”儿童医院眼科徐再兴主任告诉记者。“如果错过最初的时间,没能发现病情并加以改善,也许就会终生错过治疗时机。”
0-4岁是干预关键期
“迟了,迟了!”面对原本可以由全盲挽救成低视的徐璐,盲校的老师惋惜的感叹。
今年9岁的徐璐,从小先天性视力低下,出生后父母担心她看不见会有危险,从不让其独立行走。进入盲校后,徐璐身体不能直立,头一直低垂着,生活上也无法进行基本的自理。可是经检查,专家发现徐璐其实还是存在光感的,如果早期进行教育,徐璐的眼睛经过训练是可以看到一点东西的。
像这样错过0—4岁早期干预治疗的视障儿童其实还有很多,在大约每分钟就会增加一个盲童,而每分钟增加的“低视力”,却会多达3个。这些“低视力”孩子如果进行干预建议矫正视力可以达到0.05~0.3之间(不包括0.3) ,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失明而残疾的命运,甚至可能从事一些工作。但如果错过这段时期,那很可能真正成为盲人。
先天白内障6岁才发现
无独有偶,在南区前段时间曾有一个儿童,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视力严重低下,但父母却一直都以为他是故意不听话,所以不肯喊人、上课不认真,最后还是亲戚发现孩子眼睛异常,送到医院救治。尽管手术后孩子复明,但由于视功能缺乏早期的锻炼,所以能力低下,面临弱视、近视等问题。
其实,新生儿出生后眼球即已发育完善。父母如果发现婴儿有如下表现,则应送婴儿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1)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光线,在黑暗的屋子里婴儿无反应;
(2)父母带一个色彩鲜艳的面具靠近他,他无反应;
(3)一个玩具放在他眼前,他不知道爬过来玩,特别是8个月以上的婴儿;
(4)在爬行中,遇到障碍物,不知道绕过去,而是冲过去;
(5)在10—12个月时,喜欢一只眼看或贴近物体看,教他手势,他不会模仿;
(6)不追逐光源或人及物体或表现迟钝;
(7)目光呆滞,表情呆板;
(8)会走路时,出现不稳或经常碰撞;
(9)带到屋外走路很恐惧,走路很慢,不喜欢看图画书。
第九届国内骨科及运动创伤...
“第九届国内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学习班” 在北医三院召开。 医院康复医学科,国内医师协会康复...
省残联领导莅临我院进行工...
1月10日,省残联理事长宋卓平,巡视员谢禧乐,副理事长孙俊明、康德成、张永安、柯沫夫,副巡视员叶丽容一行对...
儿童视力问题早干预
儿童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很关心的话题,但是专家表示,其实许多孩子的视力问题在出生后不久就应该发现并进行干预...
为什么工作劳动也能治病?
工作、劳动能转移病人的病态注意力,从而起到减轻或消除精神症状的作用。在参加感兴趣的劳动时,病人的注意力都集...
怎样照顾有智能障碣的病人...
●不要让有严重智能障碍的患者独自外出,以免走失,坠河、遭车祸或被凌辱等意外。 ●较好在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