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中成药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2012-10-30
(1)川贝清肺糖浆:本品含有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等成分。功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咳,咽干咽痛。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热咳嗽,唇鼻干燥,头痛,舌红少津等症有良效。口服每次15~3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
(2)二母宁嗽丸:本品由石膏、知母、贝母、栀子、黄芩、瓜蒌子、茯苓、桑皮、枳实、五味子、橘皮、甘草等组成。功能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肺热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咯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口服每次2丸(12~18克),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3)通宣理肺丸:本品由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等组成。目前市售除丸剂外,还有颗粒、膏滋、胶囊、口服液等不同剂型。功能解表散寒,宣肺止嗽。适用于治疗风寒表证之咳嗽气促,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咳嗽痰白,无汗而喘者。丸剂:口服每次2丸(12克),每日2~3次。风热感冒及阴虚咳嗽忌用。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4)橘红片(丸、冲剂):药物组成为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等。功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胸闷口干。可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服法:大蜜丸,每次12克;小蜜丸,每次12克;片剂,每次4片。每日2次。
(5)养阴清肺膏:含地黄、麦冬、白芍、玄参、牡丹皮、川贝母、薄荷、甘草等成分。除膏滋外,冲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合剂等制剂功用均相同。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用于阴虚肺热,内燥津亏之咳嗽少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乳蛾喉痹,久嗽音哑。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腭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有疗效。服法:膏滋每次15~20克;冲剂每次1包(15克);口服液每次10~20毫升;蜜丸每次2丸(18克)。均为每日2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6)川贝止咳露:含川贝、百部、枇杷叶、前胡、薄荷脑、桔梗、桑白皮等成分。功能止嗽祛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上气或燥咳。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小儿减半。
(7)小儿咳喘灵冲剂:主要成分为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等中药。功能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小儿肺炎,症见咳嗽不爽,身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口干咽痛,舌苔薄黄者。服法:冲剂,2岁以内,每次1克(每袋包装含lo克);3~4岁,每次1.5克;5~7岁,每次2克。每日3~4次,开水冲服。
春节过后胃肠病患者如何调...
春节长假,宴席不断,在饱餐山珍海味的同时,甚至把胃也“泡在酒缸里”,有不少人出现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
冬季寒冷应注意保健护胃
随着冷空气的突然造访,入冬后的气候变化也较大,容易给身体造成不适。比如很多上班族原来就有胃病,冷空气刺激易...
止咳化痰中成药
(1)川贝清肺糖浆:本品含有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等成分。功...
嘴唇干裂吃什么能够预防
嘴唇干裂是大家一直在关注的事情,嘴唇干裂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事情,大家出现嘴唇干裂的...
常见的甲亢能否治愈
甲亢疾病一直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患者对于甲亢疾病是恨之入骨,甲亢一旦出现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