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怎样有效防治脑血栓?

中山市人民医院   2012-10-26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是人群死亡的三大重要原因,也是致残的首要原因。脑血栓俗称脑中风,每年新发病例200万人,其中10%死亡,50%有明显的后遗症,10%可能再次中风,只有30%的病人可以临床痊愈。预防、治疗不当,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治疗脑血栓,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脑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睡觉打鼾、肥胖、脾气急躁者、吸烟、过量饮酒、饮食不当(高盐高脂饮食)、遗传及天气等。

  二、脑血栓的临床症状。脑血栓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如一过性眩晕、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及无力等症状。脑血栓常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病,患者出现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偏身感觉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一旦发生视力下降、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麻木及无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三、脑血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可以在救护车上就给患者应用药物,并在最短时间内接患者回医院治疗。

  脑血栓病患者如在发病后6~8小时内进行动脉内介入取栓治疗,取出脑血栓,可以及时疏通脑血管,避免严重的脑血管后遗症的发生。

  具体方法:右侧股动脉穿刺,通过动脉血管入路,将导管置入脑血管,首先造影确定血栓的位置,然后将微导丝穿过血栓,导引微导管穿过血栓,拔出微导丝,放置取栓器。约2分钟后,血栓被固定在取栓器支架内。这时缓慢拉出取栓器,血栓被取出,血管开通。脑血流恢复,脑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如果一次不能全部取出血栓,可重复2-3次,直至血栓被完全取出。

  市医院从年四月份开始开展脑血栓的动脉内介入取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四、脑血栓的预防。脑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有人认为这种病发作前没有明显症状,难以预防,其实不然。脑血栓形成和其他疾病一样,也是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只要平时重视养生保健,特别是能做到以下八点,就会让你远离脑血栓。

  1.保持平和心态。兴奋激动、大喜大怒等强烈精神刺激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因素,所以中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情绪容易激动的人建议不要炒股、打赌博麻将、少与他人争吵,尽量避免强烈精神刺激。

  2. 坚持适当锻炼。适当锻炼,不但有助于减肥,改善血管的舒缩能力,还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但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量力而行,要掌握运动的量,不宜做剧烈运动,特别是大风降温、下雪下雨下雾以及高温天气时不宜外出锻炼。

  3.定期体检,重视必要的药物治疗。现在,各大医院都有体检中心,费用也不高。中老年人较好一年做一次定期体检,口服**对预防脑血栓形成效果较好。55 岁以上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抗凝、降血压、降糖、降脂等治疗,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因血管病变引起的脑血栓。高血压等慢性病是是终身疾病,所以一定要长期服药,绝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血压经常反弹,极易导致脑血栓。

  4. 生活要有规律。要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时,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适当午休,不可熬夜。

  5. 避免暴饮暴食。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绝不可暴饮暴食,每顿饭以七八成饱为宜。饮食宜清淡,多品种多变化,尽量保持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少进食动物内脏、动物脂肪、煎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6. 戒除烟酒。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者建议戒除烟酒。

  7.注意气候变化。脑血栓最容易在气候变化剧烈的季节交替时期以及严寒与酷暑季节发作,所以在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防寒防暑,加强自我养生保健。

  8.警惕报警信号。平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脖子特别痛、手脚麻木(特别是一侧)、一时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视物异常(眼睛感到昏暗、视物双层等)、头晕耳鸣、血向上涌、舌头转不过弯、手颤抖不能握住筷子、不能走直线(不自觉地向左右倾斜)等脑血栓发作的前兆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以防出现意外。

资讯推荐

甲流已成普通季节性流感

  从2012年12月27日 至2013年1月4日,北京市已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很多人担心疫情会带来更大的危...

冬季里的维生素

  冬天容易生病,容易皮肤发干、嗓子难受;冬天人们吃的食物偏热,容易上火……的确,冬天是个容易缺乏维生素的日子...

胰腺癌的预防

  1、 由于吸烟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提倡戒烟和不吸烟。  2、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胃癌需早诊

  自然人群的普查有资料表明,间隔期为1.5-2年的大规模筛查有助于检测早期胃癌。...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